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本命年的“祸”也许就是穿红的尴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本命年的“祸”也许就是穿红的尴尬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70041

本命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早已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中。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求解,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人类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积极期许。

“本命年”一说,早在西汉年间就有了,相传至今。所谓“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关于本命年主凶的说法,也早有民谣在流传。每一个本命年的出现,便代表着一次新的开始。

本命年真的会带来厄运吗?

《三国志》中曾记载管辂预言自己将在48岁、即人生第四个本命年去世,结果应验,其自有论:“天有常数,不可得讳,但人不知耳。吾前后相当死者过百人,略无错也”。可见,当时古人已经通过“本命年”来预知命运了。

本命年来自于古代用十二生肖来纪年的方式,归于十二地支的循环。而十二地支则来源于古人对天体运动的观察,可以说,本命年的本质是天地周期循环运动在个人生命历程的一种反馈。

十二进制的纪年法,对应着木星在空中绕行一周的时长,故古代把木星称为“岁星”,岁星在天区中停留的位置,称为“十二次”,对应着十二地支。由于岁星运行方向与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方向相反,且实际运行一周的时长不满十二年,古人又假想出一个与岁星运行位置相反的天体,自东向西运行,即“太岁”。太岁是一年的守护者,主管人一年的吉凶祸福,早在汉代就有拜太岁的说法:“太岁之意,犹长吏之心也。”(东汉王充《论衡》)道教中,把太岁神当作一岁之主宰,是一年一换轮值的神灵。宋代命理书籍《渊海子平》讲“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

可是,每到本命年,民间就有“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说法。为什么一到本命年,这一属相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庇护呢?有一种说法,因为这一年的生肖神要上天请命,而无法庇护这一属相的人,导致他们更容易被灾厄侵袭。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七年元日对酒》诗之四中写道:“今朝吴与洛,相忆亦欣然, 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连大诗人都害怕本命年。

在民间,也有人说本命年的人,尽量不要参加亲朋好友的葬礼,因为自己运势不济,去那样的地方,恐招病灾。宋朝《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昨有言庚戌是朕本命,不宜临丧,胜以师臣之旧,故不避也。”这说明古人认为在本命年应避开一些不吉利的事情,如临丧等。

人生的第一个本命年,都发生在十二岁,可谓人生第一个“坎儿”。据《辽史·礼志》记载:“凡十有二岁,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择吉日。”十二岁的“再生仪”,需要设置好再生室、母后室以及先帝神主,皇帝进入到再生室内,除去服饰,模仿刚刚出生的场面,以报答母亲的生养之恩,最后祭祀先帝、宴请群臣。辽代帝王的“再生仪”,既渊源于古老的民俗,又融入了“本命”的思想。当然,随着契丹国家的扩大,再生仪与政治形势的结合更为紧密,通观《辽史》,辽代帝王行再生仪未必依礼例:譬如,兴宗一生两次的再生仪,均非本命年,而是在讨西夏之前,以国家庆祝、祈福的形式,鼓舞士气。

12岁过后,随后的本命年都在24岁、36岁、48岁、60岁……并且60岁时的这个本命年,是与出生时的那个年份,天干地支完全相同的,整整走了60年的一个大轮回,这一年就要过“花甲寿”了。

本命年的红色习俗

本命年没穿过红色,是不完整的。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人们十分重视自己的本命年。所以遇到本命年,不管大人小孩,都要买些吉祥物来佩戴,以求趋吉避凶,比如常见的便是“挂红”,有扎红腰带、红腰绳,戴红手链、红脚绳,穿红背心、红内衣、红内裤、红袜子,以祈求平安吉祥,也仿佛将要迎接一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仪式。

这种习俗一直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而且还有返古盛行之势,本命年的人采用各种形式“挂红”,以为这样便可避灾免祸,逢凶化吉;这些本命年“挂红”的现象,也不能统看为“迷信”,因为这是人心向往平安吉祥的一种心理,这种心理是健康向善的,是有利和谐的,同时对红色的信仰,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特定习惯,是一种民族意识,也是和谐美好的。

同时本命年“挂红”,即与过年、过节、结婚、乔迁、开业等披红挂彩一样,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从五行上看,红色代表火,代表阳性的、阳刚的、健康的、向上的、热烈的、欢快的东西,而阳性的东西,是可以驱逐、化解或替代阴性的、忧郁的、消极的、阴沉的、冰冷的、痛苦的东西的,所以在遇到本命年,心理比较抑郁时,适当依照民间习俗,披红挂彩,原则上还是比较吉利的,不论从主观与客观上,都有一定的有益作用的。

然而当下的审美,喜气的红色一不小心就成了土气,因此,本命年穿红虽然流行,却愈发“低调”,即便是最贴身,占比最小的红内裤,只要它依然保有着那鲜丽的红,就始终还是个“异类”。

从简单到精致,“穿红”仿佛与我们渐行渐远。令人感到别扭的,并不是担心一些乌龙导致的“社死”。红裤头的存在本身,仿佛带着一种神奇而矛盾的力量。网友将它形容为“一道质地柔软的符咒”,它以今人看来艳俗的色彩,严肃地守护隐私;它给人以最贴身、舒适的保护,如同给人上了锁,搞得人战战兢兢、坐立难安。现实生活中,还没有达到胸有成竹、举重若轻的我们面对未知与挑战,心里多少会有些忐忑,随手一转的锦鲤、一划而过的运势分析,在“本命年buff”的加持下,所有神神鬼鬼的言论似乎都有点现实迹象。那些无法驾驭的未知,会因为一件红裤头而有所改变吗?

本命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早已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中。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求解,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人类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积极期许。在传统的红色辟邪、祈福的过程中,人们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期盼着平安、健康和幸福的到来。这种习俗背后,体现的并非单纯的迷信,而是对美好生活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直到如今,“本命年”依旧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而不断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