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超过这个时间,尽早带孩子去医院
咳嗽超过这个时间,尽早带孩子去医院
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但不同类型的咳嗽可能预示着不同的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百日咳、肺结核以及常见的慢性咳嗽,帮助您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百日咳
先说下,小宝宝要尤其注意的百日咳!相关疫苗一定要及时接种!
- 患百日咳怎么办?先辨阶段!
百日咳十分“狡猾”,一般会潜伏7-10天,才开始显现症状。
大多数娃在患百日咳期间,会经过3个阶段:
➤ 卡他期
这一时期,百日咳喜欢以感冒为挡箭牌。
娃会有1-2周的时间,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这时,家长可别被迷惑,百日咳的咳嗽并不会像感冒一样逐渐减轻,反而愈加严重,且在卡他期有水样鼻分泌物。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痉咳期
痉咳期算是百日咳症状最明显也最难熬的时期了。
约2-6周,娃会反复出现超过10声的阵咳,并伴随类似鸡鸣的吸气声。
咳完一轮,很多娃都感觉“力竭”了。
但百日咳并不会同情娃,没多久阵咳又会卷土重来,一下下揪着老父亲、母亲的心。
特别是到晚上,娃咳的情况愈加严重,想睡个安稳觉就更难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恢复期
到了恢复期,家长和娃都能松口气了。
恢复期的娃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娃虽仍无精打采、胃口不好、潮热盗汗。
但都属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忧,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2-3周内就基本痊愈啦。
但如果自己娃小于4个月,那症状可能并不典型,需要爸妈的“火眼金睛”来辨一辨。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虽说百日咳让娃“苦不堪言”,但其实只要及时治疗,娃大可不用真咳100天!
- 摆脱百日咳,秘诀全在这!
不少家长在知道百日咳后,都怕它和自己家娃有“牵连”。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如果真的找上了娃,咱还是得尽早积极治疗,毕竟在卡他期和痉咳前期用药效果更佳!
治疗百日咳的第一步:隔离!
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娃一般隔离5天,而没有使用的娃则需隔离至起病后的21天,强制切断传染的可能。
那该怎么选择抗生素呢?首先咱得先明确自家娃的情况。
➤ 婴幼儿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控制娃的病情,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都是百日咳治疗的优选抗菌药物。
➤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都可增加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IHPS)的风险,尤其是<2周龄婴儿,但总体来看,新生儿期选择阿奇霉素更合适。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般娃在用药1到2周后,病情会有明显改善。
用药期间,爸妈需密切关注患儿呼吸道症状以及面色,甲床的颜色等,特别是小于四个月的婴儿,应酌情选择住院监测。
如果超了时间娃还没好、咳得更严重,或是新出现家长无法识别的新症状,务必带娃前往医院儿科呼吸科室就诊减小风险。
除了用药外,家长也可以做些甜甜的流质汤水,缓解娃吃不下饭的痛苦。
肺结核和白肺
白肺其实是一种医学上的称呼。通俗点讲,就是比较严重的肺炎。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会引发白肺的主要是:
l 像肺结核这种比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l 严重的病毒性肺炎。不仅是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也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
在现在大多数人都得过“新冠肺炎”的背景下,大家担心自己或者孩子一直咳嗽会不会是白肺,也很正常。
但是咳嗽不是判断白肺的信号,胸闷气短、气紧才是!
很多年轻人阳康后,已经没有咳嗽、发烧的情况,但只要是胸闷气短,尤其是有基础病、肥胖的群体,都建议去挂号查一下。
(关于阳康之后出现的其他病症,如果挂不上号,可以先线上问诊。)
有以下情况建议CT进一步检查:
高热不退,持续5天以上。
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30次以上。
精神差,嗜睡。
血氧饱和度低于93%,有胸闷憋气的情况。
对于单纯的咳嗽,不伴有呼吸急促,憋气,精神状态差。一般对症治疗,不需要CT检查。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而像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偏弱,胸闷气短就不适用于他们。
很多老人表面上,没有出现咳嗽发烧,甚至呼吸急促的情况也没有。但实际上身体已经被严重感染,也就是沉默性缺氧。
所以咱们要对这2个群体做更全方位监测,出现下面这些情况的任意一种,都尽快去医院。
我知道医院人多可能需要排队,但是这些情况,咱们在家处理不了,必须去医院。
孩子
l 发烧、咳嗽:持续3天以上还没有好转迹象;
l 呼吸:呼吸急促、脸色发青、缺氧;
l 精神状态:一直哭闹或嗜睡,食欲下降或者吃奶就哭闹不止;
l 呕吐腹泻:频繁呕吐,腹泻严重;
老人
l 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者90,就要就医;
l 正常脉搏是每分钟60~100次,高于100次也要警惕;
l 观察老人的精神状态,出现嗜睡、食欲不振、神志淡漠、呕吐等情况;
l 数一下呼吸频次。在老人休息状态下,一分钟时间数一下,如果超过30次,也需要多警惕。
常见的慢性咳嗽
其实相比百日咳,肺结核!慢性咳嗽发生的频率更高,而且更加容易被忽视!
- 慢性咳嗽有多“慢”?
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助于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和“入侵病原微生物的尸体”。
所以宝宝咳嗽不一定是件坏事,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宝宝一咳嗽就如临大敌。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宝宝反复咳嗽4周以上,家长就要警惕是慢性咳嗽了。
慢性咳嗽不是一种病,说它是病的人多了,它也依然只是很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治疗方法不同,所以一定要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 认准六大病因,对症用药!
❐ 头号元凶:呼吸道感染
感冒和流感、喘息合在一起都属于呼吸道感染病因或症状,感染后咳嗽是引起幼儿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普通感冒、百日咳等。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症状
宝宝除了咳嗽,还会有鼻塞、流涕、发热以及打喷嚏等常见感冒症状,比较容易辨认。
◆ 建议:
对症用药,咳嗽加重可以查胸片明确诊断,比如支气管炎、肺炎;
加强呼吸道湿化,促进排痰;
有细菌炎症给予足量消炎药治疗;
多饮水,勤排便,不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 二把手:鼻炎
鼻炎、鼻窦炎、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叫做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引起宝宝慢性咳嗽的第2主要病因,其中,鼻炎是最猖獗的。
症状
咳嗽伴有白色泡沫或黄绿色脓痰;
宝宝在早晨起床、改变体位(如平躺变成坐立)时咳嗽会变得明显;
反复流涕、鼻塞、咽干、经常清嗓子。
◆ 建议:
最有安全保障的还是带宝宝就诊耳鼻喉科,由医生明确诊断;
可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口服抗组胺药物,例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顺尔宁这样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并使用可以减轻鼻粘膜充血的伪麻黄碱滴鼻剂(1岁以下的宝宝慎用)。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不是咳嗽咳出来的:肺炎
要注意!
咳嗽可能是肺炎的早期表现,但不能说是咳出了肺炎。
症状
宝宝持续发热,超过3天不退、咳嗽越来越深且明显有痰;
出现喘息、气促、肺部啰音的表现;
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建议:
家长带宝宝就医,可以查胸片X线明确诊断,存在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时,需要用足医生开的抗生素疗程,不要擅自停药;
对症治疗:降温、止咳、化痰、雾化等;
多带宝宝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 需要宝宝控制情绪的:过敏(哮喘变异性咳嗽)
症状
反复咳嗽,宝宝会规律的早上醒来咳一阵,晚上睡前咳一阵,半夜还要醒来咳一阵,通常是干咳,而且都很严重。
有打喷嚏、流涕、鼻子痒、眼睛痒的症状,在运动和遇到冷空气后,情况会加重;
如果宝宝本身存在家族哮喘史,或者有其他过敏疾病,家长就要警惕是否是过敏导致的慢性咳嗽了。
◆ 建议:
确认过敏原(可以通过抽血、皮肤点刺试验等),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遵医嘱进行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疾病;
雾化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周以上的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治疗;
辅以顺尔宁减轻气道高反应,用畅迪进行脱敏治疗,严重者可以应用舒利迭、信必可都保等治疗哮喘制剂长期治疗。
避免情绪激动,大哭、大笑都会使宝宝咳嗽不停。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胃酸反流
这类咳嗽占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4.7%,与宝宝吃太多,婴儿发育不完善等有关。
宝宝平躺入睡后,胃酸泛至咽喉,刺激呼吸道引起反射性咳嗽。
其实,胃酸反流并不会直接导致慢性咳嗽,但它会加重患儿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长期咳嗽反过来也可能导致胃酸反流。
也就是说...它俩暗地勾结共同犯罪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症状
咳嗽通常在宝宝进食,尤其是食用了产酸食物,例如含糖量高的水果零食后会加剧;
婴幼儿还有厌奶、吐奶的情况。
◆ 建议:
不要强迫宝宝进食,要少量多次地喂养宝宝;
给小宝宝喂奶后,让宝宝趴在宝妈肩上10-20分钟;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胃食管PH检测等明确疾病。
- 最扎心的原因:二手烟!
吸烟者吐出来的烟雾和卷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都叫二手烟,在中国,受到二手烟荼毒的孩子接近两亿。
孩子的支气管比较平直,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能更加顺畅的进入宝宝肺部,别说引起慢性咳嗽,连患肺癌的几率都大大增加!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吸二手烟引起的支气管炎也会引起慢性咳嗽:
症状
多与呼吸道感染相关,早期和感冒相似,数天后情况加重,呼吸急促,后能转为咳嗽有痰声或黄色脓痰。
◆ 建议:
以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
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气管炎容易引起宝宝发热,所以注意给宝宝退热降温;
有痰时,不要喂止咳药,可以在浴室用水蒸气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再拍背排痰,也可以辅助口服粘痰溶解剂,如氨溴索。
如果有感染,尤其是支原体及细菌感染,一定要遵医嘱选用敏感抗生素足疗程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家长不抽烟,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宝宝依然反复咳嗽怎么办?
科大大不怪家长没有照顾好宝宝,因为...是这个世界错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各种大气污染物和刺激物都可能引发慢性咳嗽,而解决方法,是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保护环境。
★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孙方舟: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对儿童常见内科疾病,儿童急救,儿童保健,新生儿疾病有着10年以上丰富经验。
审核参考资料:
《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