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楼:苏东坡笔下的黄州名楼
栖霞楼:苏东坡笔下的黄州名楼
栖霞楼是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因背山面江,以落日晚霞,映红楼台而得名,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期,经常在栖霞楼会客喝酒。元丰五年正月十七日,苏东坡梦自己乘一叶扁舟横渡长江,中流回望,见栖霞楼上灯火辉煌,歌乐杂作。同船者说:“闾丘大夫孝终公显正在会客。”苏东坡从梦醒后,作《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栖霞楼是宋代黄州州衙城墙最高处所建造的楼阁。登楼眺望波涛浩瀚的长江,江面烟波浩渺,水波不兴,白露横江,宛若仙境。因此,在北宋初年就有“不登栖霞楼,枉到赤壁游”之美称。
栖霞楼的历史背景
栖霞楼位于黄州区汉川门社区原黄州区区委西坡高地上,地理位置为东经:114.862242,北纬:30.452157,海拔:33.4米。关于栖霞楼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初年,许端夫在《齐安拾遗》中描述其为“郡城最高处,江淮绝境”。韩琦在《涵晖楼》诗中提到“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而苏东坡在《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中也有相关记载。陆游在《入蜀记》中指出栖霞楼为太守闾邱孝终公显所建。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描述了栖霞楼的命名缘由:“栖霞楼,面势正对日,晖景既堕,晴霞亘天末,并染川流,醺黄酣紫,照映上下,盖日日如此,命名有旨也。”南宋史志学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栖霞楼在仪门外西南,轩豁爽垲,坐挹江山之胜,为一郡奇绝。”明代弘治《黄州府志》和万历《黄冈县志》均记载栖霞楼建于宋李显守黄时。
栖霞楼的文化价值
栖霞楼不仅是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更是苏东坡在黄州期间的重要活动场所。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多次梦到栖霞楼,并创作了《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等诗词。此外,王禹偁在《齐安郡作》和《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也提到了栖霞楼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这些诗词和文献不仅展现了栖霞楼的历史价值,也体现了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