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笔练习常见问答
握笔练习常见问答
学龄孩童因为上课、写作业,每天可能会花上许多时间在参与纸笔的活动。可想而知,纸笔活动对于台湾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技巧,而在学龄前的阶段,像是彩色笔着色、蜡笔涂鸦也是常常会使用的运笔活动。
在陪伴孩子进入运笔新手村时,身为领航员的家长们可能开始会出现疑虑,以下是常见的问题:
Q1:握笔之前,孩子须先具备的能力?
可以这么做:
- 留意良好坐姿的维持,以及肩膀与上手臂保持稳定。
- 留意手腕与掌内肌肉的控制能力:
握笔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一些基础的动作能力,包含:
- 手腕维持上翘的姿势并保持稳定
- 食指和拇指握笔时让虎口呈一个圈圈,并能保持稳定、不会压扁
- 手弓能持续维持C型
- 手指分化:前3或4指进行操作时,后1或2指握起以维持手部稳定
- 手指间的协调
如果是以上基础能力不足而影响到写字或书写表现,那么只有给握笔器是不够的,还是要加强这些能力喔!
Q2:孩子是左撇子,好纠结要不要换惯用手
惯用手是大脑界定较有优势、能力相较于好的那一侧的最终结果。大脑的分化及惯用手的建立应该顺其自然,不用刻意改变!
孩子在2岁至4岁时会开始偏好使用某一侧的手进行操作,在进行画画、组装积木、剪刀这一类需同时使用双手的活动时,会以一手操作一手做为辅助的方式执行。
孩子通常在4岁确定惯用手;若孩子在5岁过后惯用手仍不稳定的,就需要特别留意了!
在确定惯用手之前,一般孩子会操作时两手交替使用,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协助观察孩子使用哪一侧行动更具有优势,从鼓勵孩子多使用惯用手:
- 将玩具/物品放在孩子的两手中间,孩子应会用较有优势的手拿取,不会因为玩具/物品靠近哪一侧而影响其决定。
- 观察孩子操作工具时(如:吃饭使用汤匙、剪刀剪纸、丢球)常用哪隻手?或是哪隻手做得表现会更好?
随着左撇子的比例越来越高,市面上也会开始贩售适用于左撇子的文具或日常用品,例如:左手剪刀、左手握笔器…等。因大部分的工具设计仍是以右撇子为主,若孩子是左撇子的话,可以留意是否有更合适的工具喔!
另外在书写上,左撇子的笔划及顺序是与右撇子不同的,只要注意孩子的笔顺是否具有一致性即可。
Q3:我的孩子需要用握笔器吗?市面上的握笔器百百种,要如何选择合適孩子的握笔器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孩子的握笔姿势是不是符合他现在的年龄(请详看握笔发展里程碑)。若孩子的年纪还小,不急着要让孩子有成熟的握笔姿势喔!
若您觉得孩子需要使用握笔器,再了解不同握笔器的特性及功能:
1.加大三角握笔器:引导孩子去体验写字时手指间的动作分化。
孩子在开始使用笔的时候,通常都会以拳握式的方式开始进行,当手指的分化还未发展成熟时,会以五隻手指头去控制笔桿,使用三角握笔器可以引导手指分成两侧。
(图片來源)
2. 梨形握笔器:提供给「手指分化成功」的下个阶段,上端较大的设计,能支撑至食指的第二个指节,更加稳定握笔的姿势,可以矫正过度用力握笔的错误施力方式。市面上有分大/小,可依照孩子手指长短选择合适的尺寸。
(图片來源)
3. 橇形握笔器:帮助孩子维持握笔的位置,是离笔尖有刚好的距离,改善因距离笔尖太靠近而遮注视角的状况。
(图片來源)
4. 蝶形握笔器:帮助孩子握笔时大拇指跟食指不交叠。
(图片來源)
Q4:孩子进入国小了,写字时握笔姿势千奇百怪,每次纠正握笔都要提醒好多次,握笔姿势到底要不要改?
非典型的握笔姿势不一定会影响孩子运笔书写的表現,因此并非所有非典型的成熟握笔姿势均需要进行矫治。
我们可以观察以下几项:
2. 字体的大小是否能在作业簿的格子内
4. 字体是否容易辨识
6. 书写速度是否过慢或耗时过长
8. 书写是否过于用力或是过轻
若对于握笔姿势尚有疑虑或以上几项影响学业表现,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
❤️温馨提醒:只要能达到其功能性,左撇子、非典型握笔姿势并非性需要矫治。
另外,拥有好的工具能事半功倍,但别忘了拥有稳固的基础能力,才能达到长久的效果喔!
相关资源推荐
- 0-6岁握笔发展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