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与杨德祖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与杨德祖书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863e01e5e797.aspx

曹植说:德祖兄,多日不见,非常想念你,推想你思念我也像我思念你一样。

我从小喜欢文章,到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如今世上文章写得好的人,大致可以数得上来。从前王粲(字仲宣)在汉南一时无双,陈琳(字孔璋)在河朔名声如鹰高飞远扬,徐干(字伟长)在青土声名独拔,刘桢(字公干)在海隅文采斐然,应玚(字德琏)在大魏崭露头角,足下(杨修)在上京高视阔步。在那个时代,人人都自以为握有灵蛇之珠,家家都自认为怀抱荆山之玉,我们的君王于是设下天罗地网来网罗他们,如今他们都聚集在这个国家了。然而这些人仍然不能一飞冲天,一举千里。以孔璋的才华,不擅长辞赋,却常常自认为能与司马相如比肩,这就像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之前写信嘲笑他,他反而写文章盛赞我的文章。钟子期不失听音之耳,至今仍被称道,我之所以不敢妄加评论,是害怕后世嘲笑我。

世人的著述,不可能没有瑕疵,我常常希望有人能批评我的文章,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会及时改正。从前丁敬礼经常让我润色他的文章,我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如他,所以推辞了。敬礼对我说,你为什么如此犹豫,文章的好坏,我自己心中有数,后世又有谁能评判我的文章呢?我常常感叹这句话,认为这是明智之言。从前孔子的文章,与人交流顺畅,但到了撰写《春秋》时,即使是子游、子夏这样的弟子也难以插嘴。超过这个程度还说文章没有瑕疵的,我还没有见过。

要有南威那样的美貌,才能谈论美女;要有龙渊那样的锋利,才能谈论断割。刘季绪的才华不足以成为作家,却喜欢批评文章,挑剔毛病。从前田巴在稷下毁谤五帝,指责三王,诋毁五霸,一天之内说服了千人,但鲁仲连一席话,就让他终身闭口。现在的鲁仲连,寻找并不困难,刘季绪是否应该停止批评呢?人各有好恶,兰茞荪蕙的香气,众人所喜好,但海边有追逐臭味的人;咸池六茎的音乐,众人所同乐,但墨翟却有非议,怎么能强求一致呢?

现在我把年轻时所写的辞赋送给你,街谈巷议,必有可取之处,击辕之歌也有应和《风》《雅》的韵味,普通人的思想,不容易轻易抛弃。辞赋是小道,本来不足以宣扬大义,昭示后世。从前扬雄只是前朝的一个执戟之臣,尚且称道壮夫不为也。我虽然德行浅薄,地位是藩侯,仍然希望尽力于国家,施惠于百姓,建立永世的功业,流传金石般的功绩,岂能仅仅以文章为功绩,以辞赋为君子?如果我的志向未能实现,我的道路不能通行,那么我将采集官员的实录,辨别时俗的得失,确定仁义的中道,形成一家之言,虽然不能藏之于名山,但可以传之于同好,不是非要等到白头,难道是今天的讨论吗?我敢于这样说,是依赖你的理解。

明天早上来迎接你,信中难以尽述我的思念,曹植敬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曹植说:德祖兄,多日不见,非常想念你,推想你思念我也像我思念你一样。

我从小喜欢文章,到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如今世上文章写得好的人,大致可以数得上来。从前王粲(字仲宣)在汉南一时无双,陈琳(字孔璋)在河朔名声如鹰高飞远扬,徐干(字伟长)在青土声名独拔,刘桢(字公干)在海隅文采斐然,应玚(字德琏)在大魏崭露头角,足下(杨修)在上京高视阔步。在那个时代,人人都自以为握有灵蛇之珠,家家都自认为怀抱荆山之玉,我们的君王于是设下天罗地网来网罗他们,如今他们都聚集在这个国家了。然而这些人仍然不能一飞冲天,一举千里。以孔璋的才华,不擅长辞赋,却常常自认为能与司马相如比肩,这就像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之前写信嘲笑他,他反而写文章盛赞我的文章。钟子期不失听音之耳,至今仍被称道,我之所以不敢妄加评论,是害怕后世嘲笑我。

世人的著述,不可能没有瑕疵,我常常希望有人能批评我的文章,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会及时改正。从前丁敬礼经常让我润色他的文章,我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如他,所以推辞了。敬礼对我说,你为什么如此犹豫,文章的好坏,我自己心中有数,后世又有谁能评判我的文章呢?我常常感叹这句话,认为这是明智之言。从前孔子的文章,与人交流顺畅,但到了撰写《春秋》时,即使是子游、子夏这样的弟子也难以插嘴。超过这个程度还说文章没有瑕疵的,我还没有见过。

要有南威那样的美貌,才能谈论美女;要有龙渊那样的锋利,才能谈论断割。刘季绪的才华不足以成为作家,却喜欢批评文章,挑剔毛病。从前田巴在稷下毁谤五帝,指责三王,诋毁五霸,一天之内说服了千人,但鲁仲连一席话,就让他终身闭口。现在的鲁仲连,寻找并不困难,刘季绪是否应该停止批评呢?人各有好恶,兰茞荪蕙的香气,众人所喜好,但海边有追逐臭味的人;咸池六茎的音乐,众人所同乐,但墨翟却有非议,怎么能强求一致呢?

现在我把年轻时所写的辞赋送给你,街谈巷议,必有可取之处,击辕之歌也有应和《风》《雅》的韵味,普通人的思想,不容易轻易抛弃。辞赋是小道,本来不足以宣扬大义,昭示后世。从前扬雄只是前朝的一个执戟之臣,尚且称道壮夫不为也。我虽然德行浅薄,地位是藩侯,仍然希望尽力于国家,施惠于百姓,建立永世的功业,流传金石般的功绩,岂能仅仅以文章为功绩,以辞赋为君子?如果我的志向未能实现,我的道路不能通行,那么我将采集官员的实录,辨别时俗的得失,确定仁义的中道,形成一家之言,虽然不能藏之于名山,但可以传之于同好,不是非要等到白头,难道是今天的讨论吗?我敢于这样说,是依赖你的理解。

明天早上来迎接你,信中难以尽述我的思念,曹植敬上。

注释

  1.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2. 孔璋:陈琳,字孔璋,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3. 伟长:徐干,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4. 公干:刘桢,字公干,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5. 德琏:应玚,字德琏,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6. 上京:指魏都邺城。
  7. 灵蛇之珠:比喻杰出的才华。
  8. 荆山之玉:比喻珍贵的才华。
  9. 钟期:钟子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鉴赏家。
  10. 丁敬礼:丁廙,字敬礼,三国魏文学家。
  11. 尼父:孔子的尊称。
  12. 游夏:指孔子的弟子子游和子夏。
  13. 刘季绪:刘劭,字季绪,三国魏文学家。
  14. 田巴: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
  15.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辩士。
  16. 扬子云: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17. 翰墨:指文章、书法等文学艺术。
  18. 金石之功:比喻不朽的功绩。
  19. 惠子:指杨修,字德祖。

赏析

在这封信中,曹植根据切身体会,畅谈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看法。由于曹植本人是文学大家,深知文学创作的甘苦,因此他认为批评家既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又得有创作实践的体验。书信最后谈到他自己的文章,称视辞赋为“小道”,这是因为曹植在政治上很有抱负,希望“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不甘心为文人。全文辞意恳切,情感真挚,展现了曹植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

简析

信中作者根据切身体会,畅谈自己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看法。他深知文学创作的甘苦,因此认为批评家既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又得有创作实践的体验。书信最后谈到他自己的文章,称视辞赋为“小道”,这是因为作者在政治上很有抱负,希望“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不甘心为文人。全文辞意恳切,情感真挚,展现了曹植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

创作背景

这封信写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作者时为临淄侯。杨德祖,即东汉末年文学家杨修,其在东汉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成为曹操的主簿。杨修学问渊博,聪慧机智,深受曹操父子的重视,据说他看到曹操的只字片语便能猜到曹操的心思。曹植雅好文学,与杨修关系密切。《与杨德祖书》是曹植整理年少所作的辞赋,送给杨修,并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看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