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及分配原则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及分配原则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2079402.aspx

工资和薪水是职场人经常接触到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区别?工资的分配又遵循哪些原则?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这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薪酬的一种。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 社会保险费
  • 劳动保护费
  • 福利费
  • 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 计划生育费用
  • 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工资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1.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2.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按劳分配

该项原则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资立法,确认用人单位享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2. 在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工资分配的核心原则,中国劳动法的基本工资制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建立的;
  3.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国家有责任保证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劳动者实现物质帮助权;
  4. 由于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宏观调控

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并通过下述途径贯彻实施:

  1.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的收入透明度,并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2. 实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使消费基金的增长与生产基金的增长相协调;消费与生产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3. 通过工资分配立法,保障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需要;
  4. 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5. 建立与工资分配相关的其他制度,克服按劳分配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劳动法》相关规定:

  •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报酬对于我们劳动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我国对于报酬也是有不同的叫法,不管是工资还是薪水都是属于劳动者应该获得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双方一定要签订好劳动合同,这样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