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明朝衰亡可能始于万历大旱:来自过去460年水文记录的证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明朝衰亡可能始于万历大旱:来自过去460年水文记录的证据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
https://ieexa.cas.cn/news/kydt/202410/t20241024_7407489.html

明朝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为这一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科学解释。研究表明,明朝的衰亡可能始于此前鲜为人知的"万历大旱",而非通常认为的"崇祯大旱"。

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灭亡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明末著名的"崇祯大旱",而对明末其他极端干旱事件及其对王朝衰落的影响却鲜有讨论。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EXCEIS)团队基于树轮δ18O重建了黄土高原西南部1556年以来7-9月scPDSI变化历史。研究发现1561-1661年是近500年来亚洲夏季风强度最弱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应于"晚明弱季风期"的气候异常事件,并揭示了其内部特征(图1)。特别是,研究人员注意到在明末时期,除了著名的崇祯大旱外,还遭遇了严重的万历大旱(1585-1590年),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崇祯大旱相当,然而万历大旱在之前的研究中却很少提及(图2)。该研究详细揭示了万历大旱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构特征。结合其他气候记录及历史记载,证实了万历大旱是明朝后期社会动荡与衰亡的早期诱因。


图1 1556-2015年7-9月scPDSI重建序列


图2 scPDSIJ-S重建与其他水文气候序列的对比. (a)scPDSIJ-S重建序列(本文), (b)西秦岭的降水序列(Yang et al., 2016), (c)黄土高原西部降水序列(Liu et al., 2019), (d)中国北方降水指数序列(Yi et al., 2009), (e)区域旱涝指数(Zhang et al., 1981,1988,2003), (f)山东曲家洞石笋δ18O记录(Zhao et al., 2021), (g)甘肃万象洞石笋δ18O记录(Zhang et al., 2008).

此外,研究发现1930s-2000s期间,黄土高原地区呈现显著的变干趋势。但自2000s以来,这一变干趋势发生逆转,与西北地区气候向"暖湿化"转型的趋势相吻合(图1)。分析结果表明,ENSO通过影响亚洲夏季风强度,对明朝末期的水文气候产生显著影响,是导致万历大旱和崇祯大旱,加速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明朝灭亡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也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了历史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