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做体检,体检套餐选哪个啊?
想去做体检,体检套餐选哪个啊?
“去年体检一切正常,为何今年一查就是癌症晚期,体检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人做着“中国式体检”,像“工厂流水线”般走个过场,根本就达不到体检的目的。
大多数人的体检,通常是单位体检或团购套餐,这些体检项目都是标准化的,往往千人一面,没有针对性。
比如说,早期癌症通常不会影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理指标,普通体检几乎就没有办法查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体检过于简单,甚至连常规体检都算不上。
因此,很多疾病没有提前查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要真正有效地体检,那就需要采取基本项目 + 专项检查的组合。
也就是上篇文章所说:
体检中的“1”就像主食,是“基本项目(必选项目)”,而“X”则像是各种美味的菜。是“专项检查(备选项目)”,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顿饭。
那么这一期,我们就来看看这“X”(专项检查项目)应该怎么选吧!
大家可以找准需求,对号入座!😁
1“基础项目”怎么选?
晓医整理了各年龄段的常规体检表,大家找到自己/家人的年龄段,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身体情况不同,要进行的体检项目也不一样。
一般年龄越大,需要体检的项目也就越多。
下面我们分年龄段具体来介绍一下:
1、 40 岁以下
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主要做一些基础体检项目。但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很多疾病逐渐年轻化,所以也要注重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常规的影像检查。
2、 40—50 岁
到了不惑之年,随着身体的免疫力降低,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要更加重视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筛查。
比如: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检查: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
增加肺癌、胃肠癌筛查: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胃肠镜筛查胃癌
3、 50 岁以上
步入中老年,也就到了疾病的高发期,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心脑血管、糖尿病、肾损害、眼底和耳底病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检查:冠状动脉 CT、头颅 CT 平扫或核磁
以上常规体检项目,适用于大部分人,大家根据自己的年龄段来选择就好了。
2“专项体检”项目怎么选?
除了上述“常规体检项目”,需要针对不同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进行“专项检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专项体检”项目应该怎么选吧!
上表都是国人高发的疾病,对应的专项体检项目也不同。可以根据家族遗传病史、个人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对应选择:
1、有家族遗传病史
很多高发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在你的家人中,某种疾病比较高发,那就建议进行相关的专项体检。另外,心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也受家族病史影响,大家也要重点关注一下。
2、有个人既往病史
疾病的发生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过去有相关的疾病史,就更应该加强检查。
比如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胃炎病史,就应该重点关注胃癌筛查;如果有慢性肝病史,就更应该关注肝癌相关的筛查。
3、长期不良生活习惯
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健康的生活习惯才配得上健康的身体。因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朋友要注意了。
如果长期大量抽烟,或者长期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那就要特别关注肺癌筛查。
总之,建议大家多了解家族的疾病史,关爱家人,珍惜自己,预防疾病从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开始。
3关于体检,这几点很重要!
1、肿瘤标志物异常,就是得癌症了?
直接说结论:肿瘤标志物异常,并不代表有癌症;而指标正常,也不代表一定没癌症。
检查肿瘤标志物,只是发现癌症的其中一种手段。但如果要确诊癌症,还得结合多项检查,才能提高准确性。
所以说,就算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也不用太过担心。通常医生会要求你复查,再来进行综合判断。
2、越贵的体检就越好?
在体检中心,常能看到动辄数万元的 “高端体检套餐”。越贵的体检不一定越好,需要因人而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 PET - CT 为例,这种检查每次花费 1 万左右,可是并不适合作为常规检查,主要针对特定高危人群:
比如说,在 X 光、CT、MRI 高度怀疑恶变,或者对一些没办法查找病源的肿瘤,才会考虑做。
因此,体检前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是适合常规体检,还是要进行专项体检?明明几百块就能解决的问题,没必要花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