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石梁河水库:从生态治理到价值实现的绿色转型之路
连云港石梁河水库:从生态治理到价值实现的绿色转型之路
近日,水利部出版发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2024)》,江苏省两项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其中,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全国河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打赢四大攻坚战
石梁河水库的生态治理之路始于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面对非法采砂、违法建设、无序网箱养殖和"三无"渔船等多重生态威胁,连云港市下定决心,全面开展生态综合治理。
非法采砂治理:2019年3月,市政府成立专班,历时八个月,清退砂场106座,拆除洗砂机214台,拆解采运砂船1805艘,恢复滩地360万平方米,一举终结了持续30多年的非法采砂乱象。
"两违"整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人工现场复核等方式,对库区26米等高线以下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两年专项行动中,共完成"两违"问题整改2000余项,清理违法圈圩、违法建设681万平方米。
网箱清理:高峰期10.5万个养殖网箱占水库面积的75%,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仅用4个月时间,销号库区无序网箱10.5万只,恢复水面415万平方米。
"三无"渔船清理: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公安局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小组,开展17次联合执法行动,清理涉渔"三无"船舶3771艘,实现动态清零。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施五大工程
在全面治理的基础上,石梁河水库开启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篇章,实施五大工程,创树践行"两山"转化新模式。
生态修复: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6.2亿元,栽植落羽杉、池杉、湿地松等苗木约40万株,生态复绿380万平方米;完成4条入库河口整治,恢复河口湿地110万平方米;建设17个截污治污示范村。
清水进城:2022年6月启动清水进城工程,通过科学调度,将水库雨洪资源引入城区河道,提升城市水环境。同时,为徐圩新区和柘汪临港产业区提供应急水源,服务产业发展。
环湖路网:建成55公里环湖防汛抢险道路,新沭河右堤堤顶提标路,周边镇村建成7条"四好农村公路",形成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体系。
富民产业:实施国有企业采砂,年开采量约200万方,每年从国营采砂收益中每方砂提取10元作为库区乡村振兴引导资金和水利工程养护,对周边28个村每年给予504万元直补扶持。发展保水渔业,采取"国有企业+乡镇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周边群众共享渔业发展收益。
文化旅游:石梁河水库重现鸢飞鱼跃、岸畔翠绿的美景,市县均设立直达水库的旅游专线。2022年以来,成功举办龙舟竞赛、海陵湖文化旅游节、石梁河半程马拉松赛等活动,打造连云港第三张旅游名片。
经验启示
石梁河水库的生态治理与价值实现案例,为全国河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多方联动机制,从综合治理到生态修复、产业富民,各级党组织担当作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制定《石梁河水库管理办法》等规划,从源头绘好保护利用蓝图,以"孜孜不倦"的韧劲重建"绿水青山"。
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国有开发资源反哺,确保生态复绿、截污治污、交通道路、富民产业等工作同步推进,让石梁河水库幸福河湖建设真正成为农民满意、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两手发力: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水利专项债券1亿元,整合生态环保资金6600万元,撬动市场资金投入,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发展机制。
石梁河水库的生态治理与价值实现案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全国河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