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转译
江南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转译
江南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海内外享有美誉。将江南传统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既可以营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室内空间,又能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本文尝试梳理江南地域文化在空间营造中的表现,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研究江南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转译,以期为我国室内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1 江南地域文化在空间营造中的表现
1.1 江南园林
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与江南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江南地区山清水秀,自古以来就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江南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江南园林中的山水、植物、水景等元素都是对江南地区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加工,再通过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造园手法,再现自然的美感和神韵。
江南园林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缩影和艺术再造。其造园风格强调婉约清新、雅致高远,这体现了江南地域文化中对淡雅、自然的追求。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布局、假山叠石、四时景色均精巧而独特,细腻而不张扬,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美学,并且还呈现出含蓄的天然美感。江南地域文化中的水乡生活特色在园林的水景中得到充分展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水池、湖泊等水景元素营造出精致而宁静的水乡环境,这不仅为园林增加了艺术层次,更体现了江南地域文化中对水的崇敬和热爱。
陈从周先生在《苏州园林》一书中写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以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为例,未入园而先见景,其设计充分展示了江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曲桥回廊,古树苍苍,流水清澈如镜、自然灵动,绿树成荫的亭台楼阁与古典雅致的假山叠石相互映衬。这些元素以错落有致的布局和设计为园林赋予了丰富的层次感,使得整个园子既有宽敞的开阔感,又有私密的、深远的聚集场所,增添了游人探索感和趣味性的同时,也为文人雅集提供了茶话之地,亦表达出江南地域文化中对文人情怀、风雅之气的推崇。
1.2 江南传统民居
江南传统民居作为中国历史建筑的关键分支,深度融入了江南地域文化中对自然敬重的理念,注重天人合一、因地制宜。这些民居在修建时比较重视地域环境因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力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许多宅院在选址时,会选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山川间。这种选址方式突显了江南地域文化中与自然环境互动交流的部分。同时,江南传统民居的建造讲求就地取材,多选用砖、木、土、石等常见的乡土材料,这些材料在当地易于获取,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江南传统民居亦体现出江南地区特有的文人气质与审美观念。“诗意的栖居”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江南传统民居所呈现的生活方式。在江南传统民居建造观念中,“意境”一词得以充分体现。白墙黛瓦作为江南传统民居最典型的色彩表达,与外部以褐、黑等颜色为主的木构部分相衬,形成了素雅明净的色彩效果,并与自然山水相协调,呈现出如画般的景致。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条件也有关联。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再加上水边环境相对潮湿,因此,当地居民在建造民居时才选用了石灰这种材料。石灰具有优秀的防潮、防霉性能,在江南这种潮湿环境中对保护建筑墙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为了防潮,民居的地面通常会铺设石板或砖块。
从江南传统民居的室内设计中亦可窥见当地的美学文化。从空间格局的角度出发,顶界面的设计通常较为简洁、明亮,以白色或淡灰色为主色调,常采用木梁、木椽等元素,在增加室内层次感、立体感的同时,也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受;在底界面的设计中,除了考虑防潮、防霉、耐磨等功能外,在铺装时也会采用各种图案和纹理,以增加室内的装饰感和艺术感;墙面设计是江南传统民居室内设计的重点之一,色彩以材料的本色为主,通常还会采用木雕、砖雕、石雕之类的工艺,以动物、植物、人物、古诗词等为主题展开装饰创作,以体现江南地区内敛儒雅的文人气息。
2 江南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转译
江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无论是白墙、黑瓦、合院、马头墙,还是观音兜、“四水归堂”、雕梁画栋,都体现着江南地域文化中的恬淡与闲适,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把江南地域中独特的文化和区域韵味与当代设计手法相结合,通过空间布局、色彩表现和材质表达来营造江南气息,从而实现江南文化在当代的延续。
2.1 空间布局的传承与转译
在室内空间布局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采用合理的手法对内部空间进行巧妙组织和分隔。这一过程旨在确保室内功能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并实现空间形态的多样、空间使用的流动以及使用者体验感受的丰富变化(图1)。
图1 流动的空间(来源:网络)
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大多以木构为主,其室内空间讲求“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这里的“虚”与“实”是一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的是空间的自由。该理念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流动的空间”不谋而合,设计要点是室内各个空间之间的相互连接。从图底关系的角度来说,用于分隔空间的墙体、柱子、屋架和台基这类元素是“实”,而实体所围合出来的空间则是“虚”,屏风、花罩、博古架等可移动的空间限定元素则处于“虚”“实”之间,可在空间中起到过渡与缓和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功能适用性和灵活性(图2)。
图2 虚实结合(来源:网络)
设计师在设计具有江南地域风格的室内时,在空间布局层面要呼应江南传统民居中的虚实,还要继承江南园林中的空间序列感。此外,为了实现室内空间的节奏感与移步异景,设计师可选用可移动的、灵活的空间限定元素,如活动式隔断、家具、摆件等。这种设计方式既区别了空间,又实现了空间的灵活与多变。同时,设计师还要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感,形成具有不同节奏、韵律和私密性的空间形态,设计出与江南传统民居相类似的自然、流畅的空间动线,最终形成和谐的室内空间环境。
2.2 色彩的传承与转译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关键要素,能为空间营造奠定特有的基调与氛围。合理地运用色彩可烘托出恰如其分的空间氛围,为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体验,有助于维护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在进行江南地域风格的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应充分考虑色彩在空间中的作用,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
在对色彩进行搭配时,设计师要知道色彩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如冷暖感、远近感、轻重感等,这些属性会对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影响。暖色系的色彩常常营造出温馨、亲密的氛围,适用于卧室、起居室等场所。冷色系的色彩则给人以高冷、神秘的感觉,适用于展厅、酒吧等场所。
江南地域文化中的色彩通常以白、灰、黑这类给人以淡雅质感的自然色调为主。一家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园区内的商业店铺,在室内设计中将江南园林与江南传统建筑的元素进行提取、拆分和重组,通过极简的黑、白色,并结合暖色灯光重新演绎传统的白墙黛瓦(图3),运用江南地域的文化元素为该品牌赋能,将休闲氛围置于院落之间。
图3 现代室内设计手法转译江南地域文化(来源:网络)
在空间立面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选用白色的水泥软陶墙板,利用其材质质朴的肌理呼应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立面的屋檐与雕花木窗。黑、白交融的色调不仅能让整个空间更加和谐、统一,还能让消费者对空间主题形成深刻的第一印象。在天花设计上,采用大片的发光软膜,给人以朦胧感,增添江南园林气韵的同时,为室内空间带来一种户外感,让空间整体显得更加开阔。
2.3 材质的传承与转译
室内空间的顶面、底面、立面三个界面均是由不同材料构成的。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特性决定了其功能、颜色、质感和肌理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室内空间的感知,因此,材料在营造室内空间氛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江南地域风格的室内设计时,为了赋予不同场景不同的内涵和意趣,设计师可以在了解天然材料特性的基础上灵活搭配,运用木材、石材、竹、麻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因其独特的纹理、触感和与人亲近的特性,在江南地区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材料市场上的室内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在满足防火、防潮、隔音等需求的前提下,对材料的图案、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德国著名的GMP 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西馆,借鉴了江南水乡的格局,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彰显了苏州鲜明的地域特色。苏州博物馆西馆是单边长约25 m 的“方盒子”建筑群,各个建筑单体从屋顶至地下庭院,内外立面均使用浅灰色的天然石材,使整个项目以雕塑般的姿态矗立于狮子山下,以现代简洁的建筑语言诠释历史与未来。
作为苏州城市文化、江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室内设计也为访客营造了别具一格的空间感受。入馆后,访客的参观游览路线主要遵循从东至西,再从北至南的顺时针方向。入口大厅是参观流程的起点,可瞭望室外的公园湖景和狮子山美景,在湖光山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下,门厅入口的设计充满了庄重与仪式感。为了满足博物馆运营方固定展览和巡回展览的各种需求,室内设计在保持空间流动性的同时,力求为访客提供园林景观般的视觉享受。
与苏州博物馆西馆外立面材料相呼应的是,整个展馆内部采用了大量精心挑选的天然石材。从墙面再到地面,石材独特的纹理和色泽使整个空间散发出一种天然的美感,石材间不同的拼接组合方式也烘托出室内空间中不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室内,设计师通过石材挖出的窗洞,让自然阳光如同星光点点般洒落在场馆的各个角落,在高耸而开阔的空间中,给人以神圣而典雅的感受。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近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话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学界也不例外,其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越来越重视。江南地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当代社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建筑学领域,以当代理论、技术和手法赋予地域文化再生已成一种趋势,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本文基于建筑学室内设计的视角,深入探讨江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江南园林和江南传统民居的解析,挖掘江南传统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室内设计中实现江南地域文化传承与转译的三个层面,即空间布局、色彩和材质,并结合一些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室内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江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设计师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旨在为室内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路,并且推动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也同时希望借此机会引起更多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