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COF-g-C3N4复合材料实现高效光催化CO2制甲醇
新型COF-g-C3N4复合材料实现高效光催化CO2制甲醇
卡里亚尼大学Sk. Manirul Islam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三嗪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TRITER-1,并将其与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复合,制备了TRITER-1@g-C3N4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在可见光驱动下能够高效地将温室气体CO2还原为甲醇,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研究背景
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CO2排放量已达到419 ppm,这种持续的CO2释放可能导致气候失控,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环氧化物、甲酰胺、羧酸)和替代燃料(如甲醇)的解决方案。光催化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在温和条件下还原CO2,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如TiO2、ZnO、SiC、WO3)在CO2还原制甲醇方面仍存在效率低、选择性差等问题。
实验部分
研究人员通过Schiff碱缩合反应,以对苯二甲醛和1,3,5-三(4-氨基苯基)三嗪为原料,制备了两种Schiff碱化合物M2T3和TRITER-1,并将其负载到g-C3N4表面,得到两种有机复合材料M2T3@g-C3N4和TRITER-1@g-C3N4。以TRITER-1@g-C3N4复合材料(10mg)为光催化剂,NiO纳米颗粒为助催化剂,在CO2气氛、乙腈溶剂、三乙胺牺牲电子供体条件下,在15W可见光照射6h,实现了CO2光还原制备甲醇,最大TON达172,产量22600μmol,同时检测到甲酸和甲醛副产物。对照实验表明,没有光照、催化剂或助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不能发生。
材料表征
通过FT-IR、XRD、N2吸脱附等温线、TEM、SEM、UV-Vis漫反射光谱和XPS能谱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人员证实了TRITER-1@g-C3N4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高结晶度和较大比表面积(438m2/g),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吸收边达603nm,禁带宽度为2.05eV,预示其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活性。
总结与展望
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无金属参与的高结晶COF基复合光催化剂,为CO2还原制备甲醇提供了一条绿色、经济、可持续的新途径。然而,研究也指出,该催化剂的转化数和产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甲醇选择性有待优化,副产物生成机理需要深入探究。此外,光催化体系的量子效率、太阳光转化效率等关键参数也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予以重点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