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如何早期识别、评估重症?学会这四步,教您从容应对!
流感如何早期识别、评估重症?学会这四步,教您从容应对!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起病急、症状重,可引起高热、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肺炎、心肌炎、败血症等并发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5万—50万人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患了流感后出现严重后果的风险较高。
如果我们自己或家里人出现疑似流感的症状时,该如何判断就医时机,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为您一一解答。
第一步:早期识别流感
划重点: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无论是从致病原、传染性、流行季节还是临床症状、并发症、病死率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仔细甄别,切莫大意!
感冒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属于普通的呼吸道疾病,而流感是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属于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
划重点:流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
- 全身症状重是指体温一般为高热,同时还伴有肌肉酸痛、头疼、眼眶疼、乏力等症状,而普通感冒则没有那么明显。
- 局部症状轻是指在流感早期,鼻塞、流涕、咳嗽等这些症状往往轻微甚至没有。而在普通感冒中,这些症状往往一开始就有,甚至比较明显。
大家一定要牢记上面这张图,可帮助我们很好地进行鉴别。
第二步:读懂临床化验
如果临床怀疑流感,可以选择家庭自测抗原,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如果拿不准需要进一步前往医院进行确诊。医生往往会开具一些化验检查,这些检查对流感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血常规:通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值可初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 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指标,升高程度与感染或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 抗原检测:作为急性感染的早期筛查,可居家自测,但抗原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抗原阳性支持诊断,阴性也不能排除流感。
- 抗体检测:包括IgG和IgM抗体,IgM在感染后出现较早,持续时间短,IgG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较长,有回顾性诊断的意义。
- 核酸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类。
-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和CT,一般在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可及干湿啰音、血氧异常等情况下需要完善此项检查。
第三步:合理使用药物
确诊流感后,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针对发热、咳痰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一方面也要针对病原学给予抗病毒治疗。
对症治疗
- 休息:得了流感最重要的就是居家隔离并休息,充分休息能帮助机体修复,从而更好地抵御病毒。划重点:不要带病工作!不要带病上学!更不要带病旅游!
- 退热:低烧可以物理降温,如果体温大于38.5℃可应用药物退热。
- 化痰:呼吸道感染时气道粘液分泌增加以及鼻腔分泌物增加,共同形成了痰液,如果痰液排出不畅可堵塞气道和肺泡,造成感染迁延不愈,甚至造成肺不张。可以通过多饮水、拍背、化痰药物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如出现喘息明显、有肺部哮鸣音、肺部大片渗出时需要加用雾化吸入辅助。
对因治疗
划重点:出现流感症状48小时内尽早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高危人群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除非经医生判断合并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否则不要自行加用抗生素。
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并且因为药物半衰期的不同决定了二者服药次数的区别。
- 玛巴洛沙韦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让体内不再进病毒;奥司他韦则是减少病毒的扩散,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
- 玛巴洛沙韦单次给药后消除半衰期大约需79个小时;奥司他韦消除半衰期一般为6至10个小时。
划重点:抗流感药物对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并没有明确疗效,滥用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性的增强,因此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建议自行应用,以免出现用药安全问题。
第四步:学会评估病情
得了流感,大多数人通过居家隔离、对症对因服用药物等手段病情可逐渐好转。但也有一小部分人,通过上述手段病情不会缓解,反而持续加重,导致各个器官系统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评估哪些是重症表现,什么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呢?
划重点:临床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产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都属于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并不高,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高危人群,但对健康人群也不能就此忽视风险。
通过精神状态、客观指标以及症状表现等几方面来评估是否存在流感重症的情况,如果出现以下表现需要立即就医。
1.观察精神状态
如果患者有嗜睡、意识淡漠甚至昏迷时,要警惕中毒症状较重或病毒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需要及时送医。
2.密切监测体温
如出现超高热或高热超过5天则提示重症可能,需要就医治疗。
3.注意关注血氧
居家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如果不吸氧状态下血氧小于92%则提示缺氧,可能需要氧疗,要进一步入院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高流量吸氧,甚至呼吸机辅助通气。
4.计算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我们可通过每分钟胸廓的起伏次数来计算。如果出现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大于每分钟30次,或者出现喘息、呼吸费力甚至呼吸困难时考虑可能出现了呼吸窘迫,需要立即就医。
5.关注食欲状态
如果患者在家出现进食困难,不吃不喝,每日尿量明显减少则提示可能出现脱水,需要住院输液以及加用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6.防治慢性疾病
如果存在冠心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疾病,且流感导致了基础疾病的症状加重,那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7.定期复查指标
经过居家治疗后复查X线或CT提示肺部病变有进展,或者复查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则提示目前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入院加用其他治疗手段。
通过以上四步,您是否了解如何早期识别流感并评估哪些是重症表现呢?最后要提醒的是,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除此之外,注意手卫生、科学佩戴口罩、定期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手段。
流感不是“大号”的感冒,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险。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科学防治,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