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85年,陈赓兵团所属3个军得到保留,各个都是铁血劲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85年,陈赓兵团所属3个军得到保留,各个都是铁血劲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1/14/20186410_1132786725.shtml

1985年,中国军队进行大规模裁军,陈赓兵团所属的三个军——第13军、第14军和第15军都得到了保留,这充分体现了这三个军在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19个兵团。兵团是一种特殊的编制,介于野司和军级建制之间,相当于二战时期苏联的方面军。我军19个兵团,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第一野战军
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辖第1、2、7军;
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辖第3、4、6军。

第二野战军
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辖第10、11、12军;
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辖第13、14、15军;

杨勇
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辖第16、17、18军。

第三野战军
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辖第21、22、23、35军;
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辖第24、25、26、34军;

宋时轮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辖第20、27、30、33军;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辖第28、29、31军。

第四野战军
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辖第40、45、46军;
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萧华,辖38、47、49军;

刘亚楼
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辖39、41、42军;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辖43、44、48军。

华北军区野战军
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辖第60、61、62军;
杨得志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辖第63、64、65军;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井泉,辖第66、67、68军。

【建国前夕,长沙、新疆、绥远的起义部队先后组建了第21、22、23兵团。】

建国后,我国已无大规模战事,各兵团先后撤销。虽然兵团成为了历史,可各兵团所属军依然延续着各自的辉煌。至1985年百万大裁军,仅有3个兵团的军原样不动地保留了下来,陈赓兵团就是其中之一。

1947年7月,中央军委整合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9纵、38军和8纵22旅,统一交由陈赓、谢富治指挥,此即大名鼎鼎的“陈谢集团”,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陈赓(中)早年照
陈谢集团的光辉战绩,不需要笔者多讲。军史界对陈谢集团评价甚高,称其为“一往无前、决战决胜”。陈赓的赫赫威名,那都是打出来的。特别是淮海战役中,陈赓率部与敌黄维兵团血战多日,支援了兄弟部队。

1949年2月,中央军委将中原野战军第4、9纵队以及豫西地方部队,在河南漯河合编为第4兵团,辖第13、14、15军,陈赓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战斗序列如下所示:

陈赓兵团战斗序列
第4兵团成军后,参加了渡江战役。尔后,第4兵团划拨第四野战军建制,用于充实兵力解放中南。两广战役结束后,第4兵团复归第二野战军建制。

1950年1月,第4兵团开进云南。是年4月,云南军区(第4兵团兼)成立。同月,中央军委撤销野战军及兵团编制。在此背景下,第4兵团免兼云南军区,宣告撤编。

但是,各兵团番号真正成为历史,已经到了1955年。至1985年6月,经过多次裁军,陈赓兵团所属3个军都得到了保留,各个都是铁血劲旅,具体情况如下:

第13军

1931年10月,第13军前身部队——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正式成立,部队来源如下:
一、红12师师部和第34团;
二、红10师第28团;
三、红11师第31团。

红73师成立后,刘英任、吴焕先分任军政主官。1933年7月,红73师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军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兼任,政委为张广才。

王树声
至1937年8月,红31军缩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下辖第771、772团,陈赓、王新亭分任军政主官。第386旅的赫赫威名无需笔者赘言,转战鲁、冀、豫,先后战斗850余次,毙、伤、俘日伪顽军2.5万余人。

第386旅在陈赓的带领下,神出鬼没令日军胆寒,《亮剑》中“专打386旅”的标语还真不是空穴来风。第386旅享誉海内外,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卡尔逊给予高度评价:“三八六旅,中国最好的旅”。

陈赓旧照
1945年10月,第386旅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辖第28、29、30团。同期,太岳军区一部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辖第37、38、39团。此后,第10、13旅随部南征北战。

1948年3月起,第10、13旅先后参加洛阳、宛西、宛东战役、豫东阻击作战、淮海战役。期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于同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

周希汉(原第13军首任军长)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13旅及豫西军区三分区、六分区部队一部,奉命合编为第13军,周希汉、刘有光分任军政主官,隶属于二野第4兵团。彼时,各部番号调整如下:
第10旅改称第37师;
第13旅改称第38师;
豫西军区部队改称第39师。

成军之后,第13军先后参加渡江战役、粤桂边追歼战、滇南战役等战役。建国后,第13军长期镇守云南。1968年12月,第13军移防重庆。1979年2月,第13军参加对越反击战。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13军进行了合成集团军整编,隶属于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历来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素有“山林猛虎”的美誉。

第13集团军演训旧照
2016年2月,成都军区撤编,第13集团军转隶西部战区陆军。2017年4月,中央军委将18个集团军调整为13个,第13集团军火种得以保留,并启用新番号第77集团军。

第14军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充分发动群众,组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山西新军),此为第14军前身部队的老底子。是年11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根据抗战形势,适时扩编为决死第一纵队。

决死队臂章
至1945年10月,该部已演变为太岳纵队决1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战斗序列,并改称第11旅。关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军史沿革,前文已有介绍,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12旅以及起义部队廖运周部第110师合编为第14军。第14军下辖第40、41、42师,李成芳、雷荣天分任军政主官,隶属于二野第4兵团。第14军成军之后,先后参加渡江战役、两广战役等战役。

李成芳(原第14军首任军长)
1950年1月,第14军随部进军云南,后参加西昌战役。第14军遂行剿匪作战任务之后,长期镇守云南。1979年2月,第14军参加对越反击战,攻克越北重镇老街,控制红河渡口,立下不朽功勋。

1984年4月,昆明军区第11、14军奉命参加收复者阴山、老山之战。是战,第14军40师突击连仅用9分钟就攻占主峰阵地,令老山守敌大为震撼。战后,第40师118团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团”荣誉称号。

第14军旧照
1985年6月,昆明军区撤编,第14军转隶成都军区,后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改称第14集团军,调整情况如下:
第42师撤销,保留第40、41师。另外,原属第11军的第31、32师划归第14集团军,并编入炮兵第4师、坦克旅、高炮旅。

1996年10月,第41师转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机动第41师。1998年,第32师、云南省陆军预备役师合编为云南省陆军预备役第32师,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

第14集团军某部战术训练
2003年,炮兵第4师在新一轮的体制编制调整中,缩编为炮兵旅。2016年2月,第14集团军转隶西部战区陆军。2017年4月,第14集团军撤编,所属各部编入兄弟部队。

第15军

第15军与兄弟部队相比,军史相对较短。1947年8月,中央军委以太行军区地方部队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编入陈赓兵团),各部前身如下图所示: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各部来源情况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秦基伟,这是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革命,早期军旅生涯极为传奇。秦基伟部在陈赓兵团的指挥下,先后挺进豫西、转战伏牛山。淮海战役中,中野9纵采用地道近迫作业方式,率先攻入敌黄维兵团部。

1949年2月,中野9纵改称第15军,原属各旅依次改称第43、44、45师,首任军政主官为秦基伟、谷景生,隶属于二野第4兵团。第15军成军后,参加了渡江战役。

秦基伟在朝鲜
1951年3月,秦基伟率部赴朝参战。在朝作战期间,第15军先后参加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

特别是上甘岭战役,第15军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反复较量43天,击退敌900多次冲锋,歼敌2.5万人,可谓是一战封神。第15军建威朝鲜,时人赞其为“千岁军”。

空15军某部演训旧照
1954年4月,第15军自朝鲜回国。1961年6月,第15军划归军委空军和武汉军区空军领导,改称空降兵第15军,驻防湖北孝感。彼时,调整情况如下:
第15军军部和第44、45师转隶空军;
调出第29师,划归武汉军区直属;
调入空降兵师,并改称空降第43师。

1985年6月,武汉军区撤编,河南、湖北分别划归济南、广州军区。空15军划归广州军区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成为了诸兵种合成的“空中集团军”。

空15军某部机降训练旧照
2017年,“千岁军”空15军番号撤销,改称空降兵军,3个空降兵师拆分为9个旅。经过战略重塑,空降兵军成为了一支具备重装全域直达、空地一体联合作战能力的快速反应部队。

综上所述,陈赓兵团所属3个军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火种都得到了保留,各个都成为了响当当的铁血劲旅。不得不说,陈赓兵团在我军历史上的19个兵团里,确实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兵团。

参考资料:
[1]《决战决胜——第四兵团传奇》(朱晓明·〈党史博采〉);
[2]《第13集团军:山林猛虎》(董保存· 〈湘潮〉);
[3]《第14集团军:驻守云南60载》(张兵 · 〈环球人物〉);
[4]《百战雄师(十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君威·〈军事史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