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知识图谱:让数据 “牵线搭桥” 的神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知识图谱:让数据 “牵线搭桥” 的神器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_22866291/article/details/145423099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构建起对世界的全面认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强大的知识表示和管理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整合、组织和理解数据,揭示数据背后的关联和规律。

一、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数据所包围,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然而,这些数据大多是零散、无序的,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构建起对世界的全面认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图谱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强大的知识表示和管理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整合、组织和理解数据,揭示数据背后的关联和规律。

二、知识图谱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一)定义

知识图谱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网络,它以图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如人、地点、事件等)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在知识图谱中,节点代表实体,代表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一个关于人物关系的知识图谱中,“李白”和“杜甫”是两个节点,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好友”这样的边。通过这种图结构,知识图谱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各种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知识图谱的基本单位,便是“实体(Entity)-关系(Relationship)-实体(Entity)”构成的三元组,这也是知识图谱的核心。

  • 实体: 指的是具有可区别性且独立存在的某种事物。实体是知识图谱中的最基本元素,不同的实体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如图中的“中国”、“北京”、“16410平方公里”等。

  • 关系: 关系是连接不同的实体,指代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关系节点把知识图谱中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大图。如图中的“人口”、“首都”、“面积”等

(二)发展历程

知识图谱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的语义网络。语义网络是一种用图来表示知识的形式化方法,它通过节点和边来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然而,早期的语义网络由于技术和数据的限制,规模较小,应用范围也相对有限。

2012 年,谷歌正式提出了“知识图谱”这一术语,并将其应用于搜索引擎中。谷歌知识图谱的出现,使得搜索引擎能够理解用户查询的语义,提供更加智能、准确的搜索结果。例如,当用户搜索“乔布斯”时,搜索引擎不仅会返回关于乔布斯的基本信息,还会展示他与苹果公司、其他科技名人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这一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推动了知识图谱技术的快速发展。

Google在提出知识图谱概念时并没有发布传统意义上关于知识图谱的详细学术研究论文,而是在官方博客等渠道宣布了这一举措。但有一些相关的资料可帮助理解知识图谱:

  • The Google Knowledge Graph: Information gatekeeper or a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这篇文章主要从知识检索、社会责任等角度,探讨了谷歌知识图谱作为信息把关者的角色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等内容。

  • Ethics of Google’s Knowledge Graph: some considerations: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谷歌知识图谱的伦理问题,分析了谷歌在知识图谱的出现和实施过程中,在用户生活中的角色以及作为信息关键中介所拥有的权力等问题。

此后,知识图谱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许多科技公司纷纷投入资源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开发,如百度的“知心”、微软的“必应知识图谱”等。同时,学术界也在知识图谱的表示学习、知识推理、知识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三、知识图谱的构建

(一)数据来源

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这些数据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企业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政府的统计数据库等。这些数据通常具有明确的结构和格式,便于直接提取和利用。例如,企业的客户数据库中包含了客户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知识图谱中人物实体的属性。

  2. 半结构化数据:如 XML、JSON 等格式的数据,以及网页中的表格、列表等。半结构化数据具有一定的结构,但不像结构化数据那样严格。例如,网页上的电影信息表格,包含了电影的名称、导演、主演、上映时间等信息,可以通过解析这些表格来获取知识图谱所需的实体和关系。

  3. 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是最常见也是最丰富的数据来源,但处理难度也最大。例如,新闻文章、学术论文等文本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但需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提取其中的实体和关系。

(二)构建步骤

  1. 实体识别:从各种数据来源中识别出实体。例如,在一篇新闻文章中,通过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可以识别出其中的人物、地点、组织等实体。常用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如条件随机场、循环神经网络等)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 BERT 等预训练模型)。

  2. 关系抽取: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关系抽取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基于规则的方法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语法规则来抽取实体之间的关系;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通过训练分类器来判断实体之间的关系类型;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利用神经网络自动学习实体和关系的表示,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关系抽取。

  3. 属性赋值:为实体赋予属性值。例如,对于“人物”实体,可以赋予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属性;对于“电影”实体,可以赋予其时长、票房等属性。属性赋值可以通过从数据中直接提取或通过推理得到。

  4. 知识融合:将从不同数据源中提取的知识进行融合,消除冲突和冗余,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图谱。知识融合包括实体对齐和关系融合两个方面。实体对齐是指将不同数据源中表示同一实体的节点进行合并,关系融合是指将不同数据源中表示同一关系的边进行合并。

  5. 知识存储:将构建好的知识图谱存储到合适的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常用的知识图谱存储数据库包括图数据库(如 Neo4j、JanusGraph 等)和三元组数据库(如 Virtuoso、AllegroGraph 等)。

四、知识图谱的表示与存储

(一)表示方法

  1. 三元组表示:三元组是知识图谱中最基本的表示形式,它由实体、关系和实体组成,通常表示为(头实体,关系,尾实体)。例如,(李白,好友,杜甫)表示李白和杜甫之间存在好友关系。三元组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处理,是知识图谱表示的基础。

  2. 图表示:将知识图谱看作一个图,节点表示实体,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图表示能够直观地展示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便于进行图算法的应用,如最短路径搜索、图聚类等。

  3. 向量表示:将实体和关系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中,用向量来表示实体和关系。向量表示可以将知识图谱中的语义信息嵌入到向量中,便于进行知识推理和机器学习任务。例如,通过知识图谱嵌入技术,可以将实体和关系表示为向量,然后利用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来进行实体匹配和关系预测。

(二)存储方式

  1. 图数据库:图数据库专门用于存储和处理图结构的数据,它能够高效地支持图的查询和遍历操作。图数据库通常采用节点和边的方式来存储知识图谱,节点和边可以包含属性信息。例如,Neo4j 是一种常用的图数据库,它提供了丰富的查询语言(如 Cypher),可以方便地进行知识图谱的查询和分析。

  1. 三元组数据库:三元组数据库以三元组的形式存储知识图谱,它通常采用 RDF(资源描述框架)作为数据模型。三元组数据库支持标准的 RDF 查询语言(如 SPARQL),可以进行复杂的知识查询和推理。例如,Virtuoso 是一种高性能的三元组数据库,它可以处理大规模的知识图谱数据。

五、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

(一)智能搜索

知识图谱可以为搜索引擎提供更加丰富的语义信息,使得搜索引擎能够理解用户查询的意图,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搜索结果。例如,当用户搜索“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时,搜索引擎可以通过知识图谱直接返回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韦恩等相关信息,而不仅仅是包含这些关键词的网页链接。

(二)智能问答

在智能问答系统中,知识图谱可以作为知识库,为系统提供准确的答案。当用户提出问题时,系统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语义分析,从知识图谱中查找相关的实体和关系,然后生成准确的回答。例如,在一个关于历史人物的智能问答系统中,用户问“诸葛亮的师傅是谁”,系统可以通过知识图谱查询到诸葛亮的师傅是司马徽,从而给出准确的回答。

(三)推荐系统

知识图谱可以用于推荐系统,通过挖掘用户的兴趣和物品之间的关联,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推荐。例如,在电影推荐系统中,知识图谱可以表示电影之间的关联(如同一个导演、同一个演员等)以及用户与电影之间的交互历史。基于这些信息,推荐系统可以为用户推荐与他们喜欢的电影相关的其他电影。

(四)金融风控

在金融领域,知识图谱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通过构建企业、个人、交易等实体之间的关系网络,知识图谱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欺诈行为。例如,通过分析企业之间的股权关系、资金往来关系等,知识图谱可以识别出关联企业之间的异常交易,从而防范金融风险。

(五)医疗保健

在医疗保健领域,知识图谱可以整合医学文献、临床指南、患者病历等多源数据,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在诊断疾病时,医生可以通过知识图谱查询相关的疾病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信息,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六、知识图谱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面临的挑战

  1. 数据质量问题:知识图谱的构建依赖于大量的数据,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知识图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中可能存在错误、缺失、不一致等问题,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质量评估。例如,在从网页中提取信息时,可能会存在噪声和错误的标注,需要进行过滤和修正。

  2. 知识获取的局限性:目前知识图谱的构建主要依赖于现有的数据,对于一些隐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的获取还存在困难。例如,人类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如“鸟会飞”)很难从文本数据中直接提取,需要通过更加复杂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方法来获取。

  3. 知识推理的复杂性:知识推理是知识图谱的重要应用之一,但目前的知识推理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知识图谱中的知识通常是不完备的,需要进行知识补全和推理。然而,知识推理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特别是在大规模知识图谱上进行推理时,效率较低。

  4. 隐私和安全问题:知识图谱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和企业信息,这些信息的隐私和安全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例如,在进行知识融合时,需要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二)未来发展趋势

  1. 多模态知识图谱: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融合到知识图谱中,构建更加丰富、全面的知识图谱。多模态知识图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复杂信息,为智能应用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例如,在一个关于电影的知识图谱中,除了包含电影的文本信息外,还可以融合电影的海报、预告片等多模态信息。

  2. 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将知识图谱的语义信息与深度学习的强大表示能力相结合,提高智能系统的性能和可解释性。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可以利用知识图谱中的语义信息来辅助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同时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

  3. 常识知识图谱的构建:加强对常识性知识的研究和获取,构建常识知识图谱。常识知识图谱可以为智能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知识,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常识知识图谱可以帮助系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隐含信息和语义歧义。

  4. 知识图谱的分布式计算与存储:随着知识图谱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将成为知识图谱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分布式计算和存储,可以提高知识图谱的处理效率和可扩展性,支持大规模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

七、结论

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表示和管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整合、组织和理解海量的数据。它在智能搜索、智能问答、推荐系统、金融风控、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知识图谱的发展也面临着数据质量、知识获取、知识推理、隐私和安全等诸多挑战。未来,随着多模态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常识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图谱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