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新认识蟑螂:从害虫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新认识蟑螂:从害虫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f-eco.com/2024/08/cockroach/

蟑螂,这个常被人们视为害虫的生物,实际上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到复杂的生活史,再到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这个被误解的生物。

「小強」的稱呼源自周星馳1993年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蟑螂的構造在昆蟲中相對簡單,沒有太多特化的器官,因此非常適合作為認識昆蟲身體內、外部結構的材料,昆蟲系大一必修的普通昆蟲學實習也有解剖蟑螂的課程呢!昆蟲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討論,蟑螂也不例外。蟑螂的頭部有複眼、單眼、觸角、口器等,複眼、單眼具有視覺的功能,觸角則具有嗅覺、觸覺的功能,而蟑螂的口器為咀嚼式,可以取食固態食物。蟑螂的胸部有三對足(分為前足、中足、後足)以及兩對翅膀(分為前翅、後翅);蟑螂的足擅於快速行走,一般稱此類為步行足;蟑螂的前後翅形狀及功能略有不同,前翅較狹長、偏革質,主要保護後翅及軀幹,後翅則較寬廣、薄膜狀,蟑螂飛行時主要使用後翅。蟑螂的腹部則有約10節,每節具有一對氣孔,提供空氣於昆蟲體內進行交換的出入口,功能類似人類的鼻孔;腹部的末端具有一對尾毛、生殖器等,尾毛具有感知氣流的功能,生殖器則是蟑螂繁衍後代的重要器官。


蟑螂構造圖,修改自https://biology4isc.weebly.com/uploads/9/0/8/0/9080078/3622410_orig.png

蟑螂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關於昆蟲的「變態」可以參閱之前的這篇文章,因此蟑螂的生活史,可以分為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蟑螂的卵有個獨特的構造稱為「卵鞘」,卵鞘會將卵包覆在內,而卵則在卵鞘內排列整齊;通常一個卵鞘內有多個卵,卵鞘這個特殊的構造同時具有保護、黏著的功能,且依據種類不同,卵鞘的外觀不同,所含卵的數量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居家常見的蟑螂卵鞘不論大小、顏色都和紅豆有點相似,因此大家如果發現突然出現在家中角落的紅豆,就要提高警覺了,那很可能不是紅豆!

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的卵鞘,取自https://entnemdept.ufl.edu/creatures/urban/roaches/Periplaneta_australasiae03.jpg

自卵鞘孵出後的小蟑螂稱為若蟲,蟑螂和其他節肢動物一樣,因為外骨骼的關係,需要透過一次次的「蛻皮」來成長,直到變成具有生殖能力的成蟲才停止生長。蟑螂的若蟲和成蟲在內部構造上可透過生殖能力的有無進行區分,而在外觀上最主要的差異是,翅膀在成蟲階段才會成長完成,但也有部分種類的蟑螂成蟲翅膀退化為無翅,對於這些種類則無法用翅膀的有無進行分辨。蟑螂的成蟲會利用氣味找到異性,經過一連串的求偶行為後,才會進行交配,並於交配後產下卵鞘,進入下一個生活史;關於蟑螂的交配,泛科學製作的〈這是一段愛與蟑螂的故事〉()有更詳盡的介紹。


剛蛻皮的蟑螂


交配中的蟑螂

雖然蟑螂因為具有攜帶病原的特性,因此在環境衛生上被歸類為害蟲,但實際上常在居家出現的蟑螂只有少數幾種,大部分的蟑螂是住在自然環境中的,若誤會蟑螂只在都市環境中出現,可能就會不了解蟑螂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首先,蟑螂是自然界重要的清除者,透過取食死亡的動植物屍體、糞便,加速有機物的循環,是食物網中重要的一環。再者,蟑螂具有數量多、生長週期短的特性,因此也是肉食性昆蟲、蜘蛛、兩生類、爬行類等動物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另外,部分的蟑螂種類具有訪花的特性,且日行性、夜行性皆有,因此蟑螂也屬於授粉昆蟲。


夜間訪花的蟑螂

以上簡單介紹了蟑螂的外部構造、蟑螂的生活史,以及蟑螂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其實蟑螂的世界十分精彩,也一直有生理學、分類學等研究在進行,在昆蟲學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類群。以近期的研究為例,在2023年12月由日本和台灣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個台灣的新種蟑螂──巨大家蠊(Periplaneta gigantea),不僅上了新聞版面,也引發不少話題。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了解蟑螂、破除刻板印象,降低對蟑螂的恐懼感。當然,若在家中發現有環境衛生疑慮的居家蟑螂,還是要適當的處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