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技术指标的构建方法及其优劣分析
MACD技术指标的构建方法及其优劣分析
MACD指标于1979年被发明,在金融交易市场中被广泛使用。与数百种分析指标相比,MACD属于水平较高的简单指标。其主要思路是通过两条均线的距离差来描述行情的趋势状态。
MACD指标的构造原理
MACD指标源起于两条均线,即参数为12的短期均线MA1和参数为26的长期均线MA2。其核心创新在于提出了两根均线的距离差,即DIFF=MA1-MA2。
- 当DIFF大于0时,即金叉状态,价格会在0轴之上运行。
- 当DIFF小于0时,即死叉状态,价格会在0轴之下运行。
DIFF线状态
在此基础上,MACD的发明者进一步计算了DIFF的9日指数移动平均线DEA,即DEA:EMA(DIFF,9)。
DIFF线与DEA线
最后,MACD指标通过计算DIFF与DEA的距离差,并以柱状图显示,形成了完整的MACD指标图。
完整的MACD均线指标图示
MACD指标的交易应用
MACD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建立了共振的思维模式。具体来说:
- 当DIFF在0轴线上时,表示均线系统处于金叉上涨状态。此时,如果DIFF与DEA金叉,说明行情处于强上涨状态;如果DIFF与DEA死叉,则说明行情向下调整。
- 当DIFF在0轴线下时,表示均线处于死叉下跌状态。此时,如果MACD金叉,说明行情在反弹;如果MACD死叉,则说明行情共振下跌。
交易者可以根据DIFF与DEA的金叉与死叉状态,调整自己的仓位。共振时增加仓位,调整时减少仓位。
MACD指标的局限性
MACD指标的主要缺点是滞后性,这是任何技术指标都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于趋势类技术指标来说,其主要作用是确定交易方向的稳定性,而最佳进场时机或出场时机则难以准确预测。
在震荡行情中,MACD指标的表现尤为不佳,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损失。因此,在使用MACD指标时,需要结合资金管理和K线形态技术等其他方法来优化交易策略。
总结
MACD指标是均线技术的运用技巧,其构建的DIFF与DEA的金叉死叉比单纯使用均线要灵敏,为交易的进出场提供了一种思路。MACD最有价值的,也就是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交易模型,这个思路是其他指标不具备的。但是作为趋势技术,MACD一旦遇到振荡行情,将会遭受连续的损失。因为振荡行情通常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如果此时还拘泥于MACD的趋势用法,则无论资金还是身心都将遭受极大摧残。除了资金管理可以改善这些指标没法解决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技术指标可以优化进出场的时机。那就是K线形态技术。K线形态技术可以说是最接近价格波动本源的技术,只不过一般的线形技术无法解决,全靠经验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