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每年回撤20%,如何量化抄底?
A股每年回撤20%,如何量化抄底?
A股市场每年最大回撤平均可达20%左右,这一规律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创业板50、科创50、上证50、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各大宽基指数过去13年平均最大回撤紧密围绕20%波动。这一规律不仅揭示了A股市场的运行特征,更为投资者提供了实用的投资策略指导。
回顾A股历史
市场风云变幻,小作文看了一箩筐,满心期待能从中抓住赚钱的机会,结果却屡屡被割韭菜,吃肉的时候没赶上,挨打却一次没落下。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探寻背后原因,上期文章剖析了当下走势低迷的部分缘由,今天咱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历史长河,从过往数据中挖掘一些关键线索。
先说结论,A股市场每年的最大回撤平均可达20%左右。什么意思,直白的来讲就是说一年内A股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一般有20%的下跌空间。对创业板50、科创50、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等一系列市场主流宽基指数展开了统计分析,并依据时间跨度将数据梳理成三张直观明了的图表
2012-2024年的最大回撤
首先是2012 - 2016 年 “最大回撤” 数据的图表。鉴于科创 50指数创立于2019年末,其历史数据仅涵盖2020 - 2024 年区间;而中证2000指数起步于2013年,故而缺失2012 - 2013 年的相应记录。
数据来源:WIND
可以看到在2017 - 2021 年数据的图表,这一阶段内,2017年的市场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堪称蓝筹股的慢牛盛宴。彼时,上证50年度最大回撤仅为- 6.4%,沪深300指数同期最大回撤亦控制在- 6.1%,上证指数的最大回撤幅度为- 7.2%。投资者于该年度所体验到的长期持有收益达到了过去十余年的峰值,甚至超越了市场普遍看好的2021年。
深入探究背后成因,一方面,2017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稳健向好,为股市上行构筑了坚实根基;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MSCI指数提升A股权重这一重大举措,吸引海量外资以指数被动投资的方式涌入A股市场,宛如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 “稳定活水”,强力助推 A股稳步上扬。
数据来源:WIND
再看第三张2022 - 2024 年最大回撤状况的图表,过去三年间,A股市场整体投资体验欠佳,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及的 “每年都要跌 20%”现象频繁上演。值得留意的是,2024年银行指数异军突起,录得42%的显著涨幅,这一突出表现使得上证5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因银行股持仓占比较高,在市场下行阶段展现出较强的抗跌韧性。
数据来源:WIND
整合上述海量数据后,我们计算出过去13年各大宽基指数每年平均最大回撤:
创业板50达到- 28%,
科创50为- 26.8%,
上证50处于- 20.8%,
沪深300为- 20.6%,
上证指数是- 18.3%,
中证500为- 23.1%,
中证1000为- 25.5%,
中证2000为- 26.3%。
清晰可见,各大宽基指数过去13年平均最大回撤紧密围绕20%波动,意即每年从年内最高点回调时,市场大概率将经历20%幅度的回撤。剔除极具特殊性的2015年数据,这一规律彰显出其内在的强韧性与普遍性。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最大回撤大幅偏离20%附近的 “轨道” 时,第二年往往会反向回归,对比下14和15年,17和18年的最大回撤就可以尤其明显的看出,至于其他年份的回撤幅度都在14%-20%之间。
实际操作
根据数据得出了如此的结论,那对于现在的我们行情有什么样的实际可操作性呢?
其一,对于已持有仓位的朋友们而言,此规律在短期操作层面缺乏直接的实操指向性。我们知晓A股每年大概率面临20%的回撤,但回撤起始的精准时间节点却难以预判,只能说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其二,从新增资金的角度来看,具有极为显著的指导意义。在投资实践中,投资者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有新增资金亟待配置。若将投资视野聚焦于A股市场,那么最为理想的加仓时机当属A股从年内最高点回调幅度接近20%之际。从概率学角度来看,越早满足这一回撤条件,投资安全性边际越高。例如,若在年初前两个月市场即回撤20%,依据过往13年的历史数据回溯,当年市场见底回升的概率颇高。过去13年中,仅2015年和2018年的最大回撤幅度超越20%,而2015年系2014年疯牛市后的深度回调,在市场低位重复出现类似极端情形的概率极低,由此推算,此时抄底的胜率高达92%,除非再次遭遇如2018年那般罕见的系统性风险,否则大概率将收获颇丰。以2024年1月- 2 月小盘股崩盘为例,彼时市场既契合历史平均最大回撤条件,又吻合 “天崩开局” 的典型情境,堪称绝佳抄底窗口期。
其三,即使我这个数据统计的是年内最大回撤数据(因为现在已经是过了元旦),对于现在也可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历史回顾的规律最好是同时结合最近几年的规律来统一看待,这样市场的环境和其他的政策不会有较之十几年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结合21-24年来看,最大的回撤区间在14%-20%之间,截至我发稿时回撤率已然达到了13%,我们最近的高点是10.08行情的3674点,按照这个规律回撤下来应该就在2940-3160之间,此时我们的投资策略则是可以在上证指数达到该区间时分批的建仓,分批购买适当的上证指数的ETF。(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结语
A股的规律错综复杂,如今量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啥它们能频频收割散户呢?一方面,它们手握海量市场信息,占尽先机;另一方面,它们的交易体系冷酷无情,没有丝毫情感因素,只遵循指令,绝不追涨杀跌,一旦触发程序设定条件,就果断买入卖出。回顾多年股市震荡徘徊的历程,量化机构恐怕 “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