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感光度是做什么的?一篇把感光度说明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感光度是做什么的?一篇把感光度说明白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N9K9MB05118B45.html

感光度是摄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在暗光环境下,高感光度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画质的下降。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感光度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暗光环境往往意味着需要高感光度

什么是感光度?

感光度就是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低,就是对于传感器对于光线不敏感。光线给足,可能反映在照片上的亮度也不多。感光度高,则是有点光,可能就表现得很亮。

感光度在相机中对应的是ISO值。一般常见的ISO值有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每一档ISO值基本都是2倍关系,也就是说ISO值每提升一档,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变为上一档的2倍,每提升一档感光度,达到同样照片影调的曝光量只需要之前的一半即可。

当然感光度也可以1/3档调节。

一般来说,ISO的标准值是ISO 100。部分厂商的ISO标准值是ISO 200。在胶片时代,胶片的感光度越高银盐颗粒越大,照片的胶料感越强,所以看起来粗糙。在数码时代CCD和CMOS的感光度越高,CCD和CMOS越容易被电信号干扰,照片的噪点越多,所以看起来也越粗糙。细腻照片看起来更好,所以在拍照时能选择较低的感光度(标准值)的时候,都选择低感光度。

所以说,虽然感光度高了,我们对于光线的依赖小了,但是你付出的就是画质变差的代价。

高感光度在画质方面会有哪些问题?如何目测?

高感光度对画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细节损失、锐度下降、噪点增加、色彩偏移。

为了测试这些影响,可以将两台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同样一个场景,然后截取画面中较暗的部分作为测试的样本。测试区域应该包含纯色区域、能看到边缘的区域以及有细节的区域。

通过对比不同ISO值下的照片,可以发现:

  • D600在ISO 3200的时候出现明显的细节损失
  • D7100在ISO 1600的时候出现明显的细节损失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 D600最高可用感光度在ISO 1600
  • D7100的最高可用感光度在ISO 800

如果仅用于网络分享,图片在缩小尺寸后高感看起来也会更好一些,可以再提高一档ISO。

2025年,目前全画幅微单,普遍在ISO 3200的时候,还有不错的画质表现。半幅微单,普遍在ISO 1600的时候,也还凑合。

关于控制高感光度噪点的一点技巧

在使用高感光度时,噪点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找到一些控制噪点的方法。

  • 噪点的本质:高感光度时,传感器需要“增补”亮度,这会导致噪点变得更加明显。ISO 100时虽然也有噪点,但由于调教过,所以这些噪点很不明显。随着ISO值的提高,噪点的明显程度会增加。

  • 多级调教:有些相机在特定的ISO值(如ISO 640或ISO 800)会有第二级信号放大,这可能会导致噪点数量增加,但同时也会重新调校,使得噪点看起来不那么明显。

对于索尼用户来说,建议关注ISO 640这个档位;对于松下用户来说,ISO 800是一个重要的档位。佳能的具体情况则需要进一步了解。

高感真的不能用吗?

对于相机来说,使用RAW格式拍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记录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好的信噪比。在后期处理时,可以使用AI智能降噪功能来改善高感光度带来的画质问题。


对于手机摄影来说,由于传感器和镜头组的限制,通常不建议使用RAW格式拍摄。手机更加依赖算法,在暗光环境下会拍摄多张照片并进行堆栈处理,以获得更好的画质。

总结

高感光度虽然会带来画质下降的问题,但在现代器材和后期处理技术的支持下,已经不再是不可接受的。在实际拍摄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高感光度,而不是一味地避免。

高感,该用就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