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2024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二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2024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二
武昌理工学院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学校设有13个学院,开设56个本、专科专业。在2024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名。
学校概况
武昌理工学院(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武昌理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被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和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称号。现任党委书记汪继平,校长赵作斌。校训为“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截至2022年4月17日,学校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设有13个学院,开设56个本、专科专业。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有教师956人。
学校始于1997年创办的湖北工贸专修学院(1997-2001年),历经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2-2011年)发展阶段,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
武昌理工学院位列2024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2名,2022软科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24名。
历史沿革
1997年,湖北广信科技教育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创办湖北工贸专修学院。
1997年9月,原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湖北工贸专修学院”,定位学校的主要职能为实施自学考试教育。
1999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由湖北广信科技教育开发有限公司继续投资,湖北工贸专修学院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创办“武汉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贸校区)”,主要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2001年1月,湖北广信科技教育开发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正式签署了《关于举办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协议》。
2002年3月25日,武汉科技大学与湖北广信科技教育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试办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2002年开始招生。
2004年2月,教育部发文确认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2011年5月,教育部批准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转设为武昌理工学院,学校代码为12310;同时撤销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建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开设56个本、专科专业。
学院名称 | 层次 | 专业名称 |
---|---|---|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精英班)、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 专科 | 财务管理、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机器人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专科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
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 本科 |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
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 专科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
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本科 | 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药学 |
武昌理工学院护理学院 | 本科 | 护理学、助产学 |
武昌理工学院护理学院 | 专科 | 护理 |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 本科 | 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 |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 专科 | 空中乘务 |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本科 |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玉雕、木艺及珠宝设计方向)、动画(数字媒体方向)、产品设计 |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专科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 |
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 | 本科 | 音乐学、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师956人,博士24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1%,硕士、博士教师占比84.7%,博士教师占比25.2%,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0.6%,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8人,外籍专家教授20余人。
杰出人才
- 教授(部分名单):饶子和、黄心汉、彭伟、丁明玉、李琪、赵作斌、王元璋、王应明、段亚辉、刘虎威、陈涛、袁嘉琪、牟世芬、蔡贤浩、崔海容、黄小明、柳立生、赵琛徽、桂学文、苏志伟、杨正、李昌德、程隆贵、李君华、王金玲、王建华、彭元杰、曾令兵、杨灼芳、刘阳、黄邦雄、杨和平、赵新霞、王红、张敏、张征、郭林、郑婷月、谢艳明、谢春林、钱鹏喜、安庆、施阳、彭萍、汤菲
- 终身教授:卢人玉、夏甸清、冯秉超、邱福清
- 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张毅、金玉、李强
- 外籍教师(部分名单):冯映红、陈狄琨(TAN TIH KOON)、陈国勋、Reima Suomi、郑懋、Cheickna Sylla、A B M MUNIBUR RAHMAN、MUHAMMAD NADEEM、SAMIRA ZOHRA MIDOUN、MATAY BULBUL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4个。
-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生物工程
- 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工商管理、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3月,学校共拥有2个省级重点本科专业,5个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4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5门省级精品课程。
省级重点本科专业:土木工程、艺术设计
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生物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
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艺术设计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电子商务、制药工程、动画
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生命科学院、广信商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基础护理学、大学英语、网络构建与集成、工程测量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获得省级及以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6项。
负责人 | 作品名称 | 奖项名称 |
---|---|---|
赵作斌、郑鹏飞、李继宗等 | 《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赵作斌、郑鹏飞、李继宗等 | 《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
涂方剑、王海涛、汪庆等 | 《高校素质导师制的理论及其实践模式研究》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
赵作斌、肖坤、李继宗等 | 《素质学分制的创建及其在民办高校的实践》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
柳立生、葛文生、赵峰等 | 《民办高校土建类专业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
卢人玉、付淑余、詹汉英等 | 《护理专业职业素质与基础护理技能培养的改革和实践》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世界20多个国家招收240余名留学生,并在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尼亚加拉开办有海外校区,与加拿大尼亚加拉学院合作举办“中加学院”,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合作开办3+2本硕连读计算机科学、商学直通班。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拥有省级科研平台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市区级科研平台1个。
-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协同创新中心
-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共融机器人协同控制系统”创新团队、“生物多肽药食两用功能食品研发”创新团队、“生物多肽降糖药物筛选修饰及机理研究”创新团队、“湖北贫困区土地流转与乡村振兴研究”创新团队
- 市区级科研平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2011-2019年,学校获省级及以上成果奖7项,其中国家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学校获批省级及以上纵向研究项目292项,其中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重大攻关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发表论文2305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层次期刊论文399篇;学校师生截至目前获各项国家专利281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37件。
项目 | 奖励名称 | 获奖年度 |
---|---|---|
《生物活性多肽制备关键技术及多肽类药物的规模化生产》 |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9 |
《基于BDS/GIS的铁路近施工安全监测系统研制和应用》 |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9 |
《食品中危害因子和非法添加物检测关键技术及系列标准的制定》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8 |
离子色谱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6 |
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 | 第七届高等学校国家级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 2015 |
基于创意产业链的平面设计专业《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与训练 |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2013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4月,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纸质藏书161.06万册,电子图书217.6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25个。
- 学术刊物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原《中南论坛》)是由武昌理工学院主办的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开设有成功素质教育研究、独立学院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政治法律研究、经济管理研究、文学艺术研 究、科技探索、大学生科研园地等栏目。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龙源国际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文化传统
校训
“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所谓卓越,就是把每个人的潜能、潜质开启到极致,把与人生目标相统一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优秀素质开发到极致,把学业、职业和事业提升到极致。
所谓成功,简单地说,是积极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就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段而言,可以把它划分为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四部曲”。
追求卓越是走向成功的前提,而走向成功是追求卓越的目的之所在。追求卓越和走向成功既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大学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培养的学生追求卓越和走向成功的人越多,成功的价值就越大。
校徽
徽志图案主体框架为圆,外层内容为学校中英文规范名称,内核为徽志基本形,基本形由四个方向的大拇指将工字围在中心。
图案寓意为:在武昌理工学院,扎根于知识的土壤,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蓬勃兴旺,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认可。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董事长、校长 | 赵作斌 |
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 汪继平 |
董事、纪委书记、副校长 | 刘铭华 |
董事 | 吕骅燕、张堂军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林娟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彭元杰、蔡贤浩 |
党委常委 | 邓万民、陈义亭、李金永、高琼 |
副校长 | 崔海容、杨灼芳 |
校长助理 | 颜海 |
学校顾问 | 王元璋 |
校区环境
武昌理工学院创办于1997年,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坐落在美丽的梅南山麓,被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三面环抱,欧式风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风景如画,是全国十大美丽湖景校园之一。
获得荣誉
武昌理工学院喜获“2022年度品牌竞争力民办高校”全国第一名
获得排名
武昌理工学院位列2024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2名。
报考条件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报考空中乘务专业的考生,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男生身高171cm-185cm,女生身高161cm-17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