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IU702L7V0514C519.html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是一种由美国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博士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康复治疗方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PNF已成为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的有效康复治疗手段,在欧美、日本等康复医学发达的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PNF技术的基本原理

PNF技术以连续诱导、神经交互支配和扩散过程理论为基础,将与功能有关的运动组合起来,通过最大阻力和牵张技术,利用近端较强肌肉力量的扩散作用来促进远端较弱的肌肉力量。其特征模式以螺旋和对角线为特点。

促进的基本程序

  1. 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
  2. 增加患者保持稳定的能力
  3. 通过正确的抓握和适当的阻力引导运动
  4. 帮助患者通过运动时序达到协调运动
  5. 增加患者的耐力并避免疲劳

PNF技术由一系列促进方法组成,其目标是以治疗目标为背景改善身体的功能或活动。通过对肌群的促进、抑制、增强和放松,以促进功能活动。

治疗原理

  1. 运动发育滞后、外伤、神经疾病引发的神经肌肉障碍会造成肌力低下、协调性差、挛缩、关节活动度受限、痉挛等障碍。
  2. 通过牵张肌肉、抗阻运动、对关节牵引和挤压等方法,获得正常的反应。

治疗目的

  1. 增大肌力
  2. 扩大关节活动度
  3. 改善协调性
  4. 放松
  5. 改善动作能力

PNF技术以发育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躯干和肢体的螺旋和对角线助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通过言语和视觉刺激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来引导运动模式,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

例如:洗脸、梳头、吃饭、行走等日常活动。

对角线运动都越过中线,也利于身体双侧运动的发展。


适应症

  1. 适用于多种神经疾病:中风后偏瘫、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脊髓灰质炎后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2. 适用于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如骨折、手外伤后。

禁忌症

  1. 合并骨折部位、骨折未愈合或有开放性损伤部位的患者,不能应用牵伸手法。
  2. 持续抗阻的重复收缩不能用于脑血管病急性期。
  3. 以下情况的患者也不适宜使用PNF技术:
  • 伤口和手术刚缝合部位
  • 皮肤感觉缺乏
  • 听力障碍的患者
  • 对命令不能准确反应的婴幼儿
  • 无意识的患者
  • 骨质疏松患者
  • 血压非常不稳定患者
  • 关节不稳定
  • 本体感觉障碍的患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