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及调节方法
播音主持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及调节方法
播音主持工作对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初学者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扰。本文系统梳理了播音主持人常见的四种不良心理状态及其调节方法,包括紧张怯阵、懈怠、应激反应衰竭和追求技巧偏离稿件内容。通过生理调控、心理诱导、心境培养和排除杂念等方法,可以帮助播音主持人克服心理障碍,提升专业表现。
一、常见不良心理状态
(一)紧张怯阵
不少刚入行的广播、电视播音员在面对实播或考试时容易出现紧张怯阵心理。具体表现为:过度紧张、丧失自信、不能自我控制、视而不见、脑中形成空白、思维滞塞、言辞不畅、心理负担重、越播越快、声音捏挤抖颤、表情不自然、不敢抬头交流等。
紧张怯阵的原因主要包括实践经验少、环境改变(如从录音到直播、从播音室到大会直播)、情绪气氛改变、以及因说不好而承受压力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为“恐惧症”,不得不改行。
(二)懈怠
懈怠的表现为情绪低落、四肢无力、动作懈怠、意志消沉、思维不畅、无精打采。其原因主要是播音员过度疲劳、休息不好或缺乏事业心、意志力不强等。
(三)应激反应衰竭
这是由于过度兴奋、过早兴奋导致的身体异常反应。如考前或主持晚会开始前情绪过早进入兴奋状态,若得不到及时缓解,会过多消耗能量,导致“应激反应衰竭”。这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对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减弱有关。临场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期望值过高都容易引发这种状况。
(四)追求技巧偏离稿件内容
过分关注技巧和形式而忽视稿件内容,是杂念干扰的表现。如播音时过分关注气息、声音、小腹用力等细节,反而影响了表现效果。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在必要时适当调整语速,但一般不提倡在播音过程中频繁调节。
二、不良心理状态的合理调整
(一)生理调控法
通过控制和调节生理变化来解除紧张心理,增强信心。例如:
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僵持的声音和气息。具体方法是深吸一口气,屏气,然后徐徐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肌肉,防止恐惧感产生。
调调弦儿:在考试前通过试播几句来调整声音,类似于乐器演奏前的调弦。
(二)心理诱导法
通过积极暗示来克服紧张心理。避免使用消极暗示(如“别慌”、“别紧张”),而是采用积极暗示(如“我会成功”、“我的状态很好”)。同时,要正确看待考试和直播,不要将出错与个人得失过度关联。
(三)心境培养
播音员需要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抗干扰”能力。这包括:
- 创造最佳工作环境
- 培养稳定的心境,面对干扰时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 注意饮食起居,保持健康心态
(四)排除杂念法
杂念会干扰注意力集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排除:
- 用所播稿件内容或播讲目的来诱导自己
- 将注意力集中到播音内容和目的上
- 避免在播音时分心考虑无关事项
通过上述方法,播音主持人可以有效克服心理障碍,提升专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