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样式雷,读懂“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国建筑
读懂样式雷,读懂“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国建筑
2024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的中轴线,经过700年不断建设和完善,形成有序且壮观的城市建筑群。其中,15处遗产构成要素涵盖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的道路遗存。
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天坛、先农坛、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永定门。
在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余,我们不禁好奇:壮美的中国建筑是怎么营造出来的?了解中国建筑绕不开一个家族——样式雷。
样式雷家族的建筑成就
样式雷是跨越四个世纪的建筑世家。他们对中轴线建筑维护至关重要。
故宫文渊阁地盘立样
“样式雷图档”是雷氏家族建筑成就的重要载体,是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载了中国建筑的外观和结构,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人的建筑哲学和建筑思想。
颐和园藻鉴堂地盘画样
“样式雷图档”记录了“北京中轴线”建筑物的形成、演变历史,甚至记载了相关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情况。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样式雷图档最多的机构,其收藏的15处遗产点图档数量庞大,共计445件。2007年,“清代样式雷图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样式雷图档的三种类型
样式雷图档包括三种类型:图纸、档案、烫样。
- 图纸:从建筑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有选址图、测绘图、规划图、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等。图样起着传递建筑技术信息和设计思想的重要功能,被称为科学技术界共同的技术语言。
圆明园内文源阁图样
- 档案:包括谕旨、文书、略节、做法册、随工日记、家书、帐单等。样式雷家信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建筑资料的一部分,具有桥梁的作用,将一张张独立的建筑图档衔接起来,有效补充了样式雷图档的细节内容、背景信息等。
圆明园重修各处工程旨意档
- 烫样:烫样是根据建筑物设计图纸所拟定的尺寸式样,按一定比例做成的模型小样。制作精巧、颇具匠心的样式雷烫样,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依据,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样式雷记载的中国建筑类型
样式雷图档的建筑类型涵盖宫殿、园林、苑囿、坛庙、陵寝、行宫、王府等。
宫殿:清朝皇家宫殿建筑主要有两处——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样式雷图档中近四百张故宫图纸,详细记录了故宫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园林:清代最重要的园林建筑当属三山五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联军攻入京师,火烧了京西皇家园林,其中的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清漪园和静明园内部分建筑都早已消失不见。庆幸的是,有关三山五园的样式雷建筑图档保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图档资料,再现三山五园当年的盛况。
圆明园九州清晏地盘画样
坛庙:北京坛庙的历史非常悠久,老北京民间有“九坛八庙”或“五坛八庙”的说法。
陵寝:清代皇家陵寝主要包括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这批反映陵寝的原始建筑情况的图纸中,大到建筑群乃至周边环境的整体设计,小到具体构件的质地、形状、产地、尺寸,都有详备的记录。
行宫:清朝随着康熙、乾隆等皇帝各式各样的巡视活动,全国各地曾营建了大量行宫,成为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苑内团河宫殿各座画样
- 王公府第:现存王府的样式雷图档年代基本都在道光朝之后,主要绘制于一处府邸更换主人之时。图纸和文档都表现地非常详尽,体现各阶段工作,包括现场勘察、呈报现状、方案设计、修改变更、核算工程量、出具施工说明、尺寸复核等。
样式雷记载的建筑技法
楠木作:是指采用名贵木材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料进行硬木家具和内檐装修陈设,是样式雷传家立业之关键。
平格法:包括“平”和“格”两个最本质的要素。“平”在样式雷图档中,特指水平、抄平或抄水平、抄平子,就是用水平即水准仪勘测地形高差。“格”在样式雷图档中是打方格,也叫打格子、格方。平格法与现代DEM制图效果惊人一致,样式雷建筑图档中采用的平格方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曾影响了日本、韩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还涉及中国古代数学、计量学、制图学的发展脉络。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延续运用这种方法,长期领先世界测量史和图学史,堪称奇迹。
样式雷图档的艺术价值
样式雷图档不仅是清代建筑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审美的杰出代表。图档中的建筑形象、装饰图案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样式雷图档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它们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对建筑美学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表达上。
样式雷图档体现的工匠精神
样式雷图档体现了样式雷家族及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工匠精神,包括敬业、专注、科学严谨、团结协作、注重传承等方面。这种传承意识使得样式雷家族的建筑技艺得以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家族传统。
样式雷图档的当代价值
样式雷图档记录的清代皇家建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图档中记载的各级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情况,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管理和协调机制,为理解古代建筑实践提供了独特视角。样式雷图档承载的建筑哲学和思想,体现了古代人对建筑空间、结构和美学的深刻理解。图档真实再现了清代建筑的维修和施工流程,为当代人研究古代建筑技术和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北京中轴线”等重要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样式雷图档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中的价值更加凸显。样式雷图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帮助现代人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同时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样式雷图档的保存和研究,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样式雷图档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尤其是在建筑教育和实践中,激发对传统建筑艺术的尊重和创新。样式雷图档的国际影响力,未来有助于提升全球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和评价,促进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 王其亨.《从样式雷平格图,探寻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秘密》北京:《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2日10版)
- 白鸿叶.《大国工匠——样式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
- 陈红彦 任昳霏.《三山五园与样式雷图档的整理出版》北京:《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21年第1期
- 白鸿叶.《样式雷与慈禧陵寝》北京:藏书报,202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