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快速上涨到全线调整!史诗级的“519”行情,还会重现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快速上涨到全线调整!史诗级的“519”行情,还会重现吗?

引用
21经济网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012/herald/9bf32f5c7847fa19dd39efe876521f48.html

“就确定未来而言,没有比历史更好的老师。一本30美元的历史书里隐藏着价值数亿美元的答案。”——查理·芒格

今年“924”以来,A股港股快速逆转,6个交易日就走出了技术性牛市(2024.9.24-2024.10.8)。这样的拉升速率,让很多老股民不禁回忆起经典的“5.19”行情。

“5.19”行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本轮行情又有哪些参考?

“5.19”行情的起起落落

“5.19”行情:主要指1999年5月19日A股市场井喷式上涨,以及由此展开的2年多的牛市行情。

1999年5月19日-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从1057.7点上涨至1756点,31个交易日内大涨66%。这也是截至目前,上证指数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快速大涨。

1999年6月30日-1999年12月27日,A股进入半年的缓冲调整阶段,上证指数跌22.7%。

1999年12月28日-2001年6月13日,A股再度走牛,上证指数一年半大涨66.7%。

也就是说,从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3日,两年多时间里上证指数大涨了102.19%。

行情开端:
1999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证监会提交的改革方案;1999年5月18日,证监会传达高层关于股市发展意见。这些政策成为519行情的直接催化剂。

行情加速: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文《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给予上涨行情积极评价,也成为行情走势的加速器。

行情中继调整: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规范市场发展,成为行情中继调整的转折点。同年12月2日,国有股配售启动,作为国企改革重要举措,市场反应积极,行情进入蓄力阶段。

行情再度蓄力上行:
2000年之后,宏观基本面改善,叠加A股盈利数据同步改善,是行情再度上行的重要催化因素。即使2000年3月10日纳指见顶、海外科网泡沫破灭后,A股仍在重组热情和经济复苏预期驱动下,继续走高。

行情结束:
2001年6月13日,国有股减持规定落地,之后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阶段。

“5.19”行情的背景

1、“5.19”行情之前,A股是这样的: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蔓延至香港,恒生指数从1998年3月跌至8月,接近腰斩。同年6月开始,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8月17日A股迎来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大跌8.36%。之后伴随着洪水危机度过,香港金融危机化解,A股反弹至当年11月。随后,在孱弱的基本面下,A股继续开启调整之路,上证指数最低跌至1998年8月中旬的1043点。

2、“5.19”行情前后,宏观环境是这样的:

(1)国内环境:内外需尚未恢复,但改革预期升温。
1999年前后,中国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恢复期;宏观层面出现一定的流动性困扰;国企改革诉求则是当时另一大宏观背景。此时,政府一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和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活跃资本市场来推动改革步伐和经济转型。这就为“519行情”的到来奠定了市场基础。这一点和本轮行情很像。

(2)海外环境: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减弱,有复苏预期。
1999年下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共振弱复苏,但同时美联储也重新进入加息周期。

(3)产业背景:全球范围内的科网浪潮。
这段时间,全球范围内掀起信息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科技热潮。199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科技兴国”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引发了市场对科技股的关注,投资者对未来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的乐观预期也在升温。

“5.19”行情中,谁表现更好?

根据广发证券统计,A股“5.19”行情(1999.05.19-2001.06.13)整体呈现普涨特征,除了个别行业之外,多数行业的涨幅在110%上下,而且呈现以下特点:

初期快牛阶段(1999.05.19-1999.06.29):金融服务板块(情绪品种)、信息科技(政策加持)弹性大。金融服务板块行情结束,一般也对应着第一波行情结束。

缓冲调整阶段(1999.06.30-1999.12.27):调整较大的是前期涨幅较大的行业;表现抗跌的,主要是前期涨得少或有业绩支撑的。

再次上涨阶段(1999.12.28-2001.06.13):领涨的是有事件催化(如并购重组等)或业绩较好的。

从风格表现看,整体呈现小市值风格,但前期快涨阶段,大市值更为占优。

“5.19”行情能否再现?

我们无法预测“5.19”行情能否再现,或者何时再现。若与1999年“5.19”行情相比,本轮行情同样是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超预期的增量政策、货币宽松、鼓励并购重组、加大科技创新等等,引燃了市场投资热情。不同的是,本轮行情开启之前,市场调整时间更长、跌幅更大、起点估值更低、短期上涨速度更快。

行情往往很难一蹴而就。往前看,市场短期预期及情绪变化可能带来波折。但历史经验表明,短期波折并不影响中长期趋势,股市中长期表现会落实到基本面上。

从中长期维度出发,对A股或可更乐观一些:
政策方面,一系列超预期政策出台,给A股市场注入信心,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而且随着政策落地落实,也会助力实体经济,提振A股基本面。

流动性方面,货币宽松和全球降息背景下,多维度增量资金可能流入A股。

基本面方面,工业企业盈利增速仍在上行周期中,全A盈利增速也有可能继续回升;并购重组、分红等政策有望长期改善A股上市公司盈利。

历史经验看,A股底部上涨中期和后期,产业趋势上行、具备政策导向的行业或相对更占优。“央企+科技创新”的强强联合,就是该赛道的重要组成力量。央企以其实力雄厚、稳健经营及高股息率受到市场认可,且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和政策鼓励方向,成长性突出且热点频频,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参考资料
广发证券《“5.19”行情重燃?——复盘及经验借鉴》2024.10.0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