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宝》:一部展现故宫文物南迁历程的史诗级作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宝》:一部展现故宫文物南迁历程的史诗级作品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48333

近日,作家祝勇的最新长篇小说《国宝》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这部近六十万字的作品,以"人在,文物在"为主题,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讲述了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故事。


《国宝》新书发布会现场

《国宝》的故事发生在1933年,当时日军铁蹄步步紧逼,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文物分批南迁。小说通过主人公那文松的经历,展现了这场历时十数年的文物大迁徙。为了还原这段历史,作家祝勇曾亲自重走南迁路线,采访多位亲历者。他还创作了非虚构作品《故宫文物南迁》,但仍然觉得需要通过小说来深入挖掘人物情感。


作家祝勇

这场文物南迁堪称人类战争史上最特殊的一场迁徙:没有难民,没有枪炮,唯有穿草鞋的学者、扛木箱的挑夫、驾卡车的士兵,在北方寒夜里护送文明的星火向南逃亡。时延十数年,地迤万余里,过长江、越秦岭、入川渝,文物箱的辙印与故宫人、抗战将士的血痕在中国版图上交错成河山图谱。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评价道,《国宝》填补了南迁事件文学性叙事的空白,不仅展现了大事件之势,还细腻描绘了国宝保护人及其家庭的命运。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则称赞小说结尾"人在文物在,家在国也在"的主题,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护宝的精神。

《国宝》以历史为骨,以人性为魂,描绘了抗战背景下文化守护者的群像。五千年文明的根脉与结晶,在艰难跋涉中光芒未灭。器物不再是沉默的客体,而是文明存续的活体见证。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