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阳故宫:从努尔哈赤到乾隆,见证清朝兴衰的皇家遗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阳故宫:从努尔哈赤到乾隆,见证清朝兴衰的皇家遗迹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1/19/62494333_1136311427.shtml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它始建于1625年,建成于1636年,见证了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清朝的兴衰历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沈阳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及其艺术价值。

历史沿革

沈阳故宫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关外时期的初创和发展阶段、入关之后的陪都宫殿和衰落阶段、民国时期的管理变更和博物馆阶段以及建国之后的恢复与发展阶段。

关外时期

  • 初创阶段: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定沈阳为都城,改名盛京,并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作为议政之所,标志着沈阳故宫的营建开端。
  • 发展阶段:天命十一年(1626年)至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将自己的“四贝勒府”改建为新的皇宫,并续建了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筑,形成了沈阳故宫的核心区域。崇德元年,皇太极将国号改称为“大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

入关之后

  • 陪都宫殿阶段:顺治元年(1644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清迁都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对沈阳故宫进行修缮和扩建。乾隆帝在位时期,对皇宫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扩建,包括建造文溯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
  • 衰落阶段:道光九年(1829年)至民国时期,道光皇帝东巡后,清朝皇帝就再也没有来盛京。此后,沈阳故宫经历了沙俄军队占领、日俄战争等历史事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民国时期

  • 管理变更:辛亥革命后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沈阳故宫仍作为“皇室产业”归“盛天内务府办事处”管理。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一切皇产归国民政府,奉天省政府接管沈阳故宫。
  • 博物馆阶段: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奉天宫殿的遗址上设立“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此后,沈阳故宫又经历了不同的管理阶段,包括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占领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等。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三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建国之后

  • 恢复与发展:1948年至现今,沈阳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成立“沈阳故宫陈列所”。1955年,正式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馆”,确定为清代历史、艺术性质博物馆。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沈阳故宫博物院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布局

沈阳故宫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个部分。

东路

  • 大政殿与十王亭:始建1625年,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 八旗制度的体现:建筑群布局反映清朝八旗制度,大政殿与十王亭组合体现八旗军事和政治权力集中。

中路

  • 主要建筑: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成于1627年至1635年。
  • 前朝后寝布局:体现传统宫殿布局,前朝用于政治活动,后寝为皇帝和后妃居住。
  • 高台寝宫区:寝宫区建在高台之上,四周有围墙和更道墙,形成城堡式寝区,凤凰楼作为寝宫区门户。
  • 五进院落
  • 第一进院落:大清门之南,宫前引导区。
  • 第二进院落:崇政殿南侧至大清门里,前朝区。
  • 第三进院落:凤凰楼下至崇政殿北侧,朝寝过渡区。
  • 第四进院落:台上五宫,寝宫区。
  • 第五进院落:寝宫区北侧高台下,生活服务区。

西路

  • 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包括扮戏房、戏台、嘉荫堂、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
  • 三进四合院: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建筑构成三进四合院,位于西路中轴线北部。




布局特点

  • 轴线对称:沈阳故宫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对称,体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典型特征。
  • 空间序列:从宫前引导区到寝宫区,空间序列层层递进,体现皇权威严和封建等级制度。
  • 功能分区:宫殿各区域功能明确,前朝后寝布局体现皇帝政治和私人生活分离。
  • 高台寝宫:高台寝宫设计增加安全性,体现皇帝尊贵地位。
  • 四合院布局:西路三进四合院布局,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内向性和私密性。

沈阳故宫建筑布局和设计,不仅反映皇帝尊严和封建等级制度,也展现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和哲学思想。


沈阳故宫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历史和艺术价值。其建筑结构体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使用大量木材结合砖石等材料。宫殿空间布局体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不同区域功能划分明确。宫殿装饰艺术精美,包括彩绘、雕刻、壁画等,反映当时文化和审美。沈阳故宫选址和布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思想。

沈阳故宫不仅是清朝早期政治中心,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其独特建筑风格和丰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重要实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