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坛经》的见性成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坛经》的见性成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5644275505/288673751

《坛经》作为中国佛教禅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编集,系统地阐述了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其中,“见性成佛”的思想不仅是禅宗的核心理念,也是整个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本文将深入探讨《坛经》中关于“见性成佛”的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深奥的佛教教义。

《坛经》的主体——六祖于大梵寺升座,演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揭示世人皆具足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和自性三宝,确立了南宗禅“佛不向外求”的特有旨趣。

惠能大师在“即心是佛”的基础上,高举“见性成佛”的幢幡,直截了当地要我们从自己的身心中“见性成佛”,不假他物。六祖惠能把脱离苦海、去迷得悟的责任回归给修行者本身,树立了禅者自信自尊的典范。

在《机缘品》说:“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常自见已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又说:“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

六祖种种苦口婆心、殷勤地诲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旨在令我们觑透妄想尘劳的幻影,肯定吾人都有个无非、无痴、无乱的自性真佛。

《坛经》的见性,首先要见到众生与道相违的分别妄念,如《疑问品》说:“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破除障自本性的结缚,直入“外离相,内不乱”的禅定三昧,见到宛然本具的菩提自性,尔后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登上顿悟的大法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