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 立潮头 | 湛江坡头区:产业挺脊梁 城乡迎巨变
高质量 立潮头 | 湛江坡头区:产业挺脊梁 城乡迎巨变
早春二月,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已是春意盎然、活力涌现。从科技创新到重大工程建设,从产业升级到城乡融合发展,坡头区正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国家高新区释放虹吸效应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碧空如洗,深水网箱星罗棋布,一艘无人投料船自动停靠到网箱旁,船舱中部泵中喷出饲料,均匀地撒入网箱,顿时,金鲳鱼接连跃出水面抢食,海面上溅起朵朵浪花。这一幕正是智慧渔业实践的片段。
无人投料船由湛江湾实验室和养殖企业共同研发,走进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处处涌动着创新发展热潮。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开工建造、全潜悬浮定深柱稳式综合试验养殖平台“海塔1号”下水在即、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建成落户、国内首套50kW级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实验测试平台调试成功……
湛江高新区入选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园区榜单,作为主园区的海东园区集聚了湛江湾实验室、粤西数谷、广东医科大学等科创平台。依托湛江国家高新区,坡头区举办了广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46家高新区和21个地市的科技部门骨干参与培训,并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国国际牡蛎产业高峰论坛、第十届全国糖科学与糖工程学术会议暨产业论坛、第十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等国家级和省级活动。
全区2个海洋产业项目分别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建成湛江市首个区域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签约招商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招商项目20个,协议投资额113.8亿元。
2024年,坡头区重点项目动工建设74个,完成投资123.4亿元,其中纳入湛江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共35个,完成投资102.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7%,完成占比位列全市第一。
佳绩背后,是百舸争流的奋进。
着眼官渡、龙头省级科技产业园,满载着电饭锅、烘烤机、咖啡机等小家电的货车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欧洲、东亚、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小家电产业是坡头区的传统产业,2024年坡头区小家电行业年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区内拥有粤西首家登陆北交所的上市企业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8家规上企业,形成了以鸿智科技为龙头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
从空中俯瞰南三镇,东临滔滔南海,浪花滚滚而来,岛内遍布大大小小的虾塘,一曲高亢激昂的海洋牧歌,正在这片沃土上奏响。
近年来,南三镇把海岛资源优势转化成镇域经济提质升级的发展优势,主攻“一只蟹两个虾三条鱼”特色海产品,海水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2024前三季度海水养殖业产值约7.38亿元,年产值预计能突破12亿元,占全镇第一产业总产值比重超八成。
典型镇村建设步伐加快
“活力坡头”焕发新姿
放眼坡头的城乡大地,城区高楼矗立,镇村四通八达、整洁美丽。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城乡融合纵深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崭新画卷在此徐徐展开。整齐有序的特色民居、干净整洁的村道巷道、房前屋后的绿树彩花、焕然一新的镇圩商业街……
一方面,城市承载力和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沃野千里间,湛江机场高速犹如玉龙穿梭,将市区到机场的路程缩短到半小时。一边建高速、一边修村路,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一条条硬质乡村路也交给了当地村民,三年来,高速沿线修建了120余条乡村道路。
交通基建是打通区域连接、促进融合发展的城市大动脉。海东—调顺、南三—东海岛跨海通道,湛江东站等重大基础设施紧锣密鼓筹备中;广州至湛江高铁(湛江坡头段)完成高铁主线贯通;湛江湾海底隧道铺轨工作正在推进,坡头“五纵五横”交通体系以及海陆空立体交通逐步完善。
产城联动,海东开发态势持续向好,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竣工落成,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海东校区、湛江一中新校区加快建设中,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品质逐渐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日趋完善。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官渡、龙头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区域划分合理、环境干净整洁;曾经堵得水泄不通的坡头镇“喇叭口”路段拓宽至双向六车道。经过整治改造的南调河碧道集休闲观光、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于一体,是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2024年坡头完成植树14万余棵,打造主题林101个,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湛江参加省“绿美广东竞风华”总决赛。
坡头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整治撂荒地,推进产业兴农和联农带农,粤良种业公司获批建立“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联农带农经验做法获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简报推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模式,成立39家乡村产业发展公司,推动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典型村超过20万元。
椰风海韵,烟火满城。坡头高质量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军港之夜”“追光40载,觅影正风华”灯光秀等文旅IP,推动乾塘莲藕节、坡头镇阳光玫瑰葡萄园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各大节日、展会、演唱会期间,坡头热闹非凡,其中国庆假期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多元。
一线案例
典型镇创建带动更多镇村向优向美
“最近的市场真是一天一个样了,不仅环境卫生好了很多,各类区域的划分也更加合理,买菜购物的体验比以往更加舒服。”正在买菜的居民张女士对龙头镇农贸市场的新环境竖起了大拇指。在另一边的官渡镇农贸市场,改造过后的环境也令人耳目一新——市场内环境整洁、分类清晰,走道宽敞明亮,各个摊位排列整齐。
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正是坡头区推进典型镇建设的成果之一。自吹响“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号角以来,坡头区以农贸市场、公园绿地、停车场升级改造等民生项目为发力点,推动典型镇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快速落地,推进镇、村风貌提升,全力打造现代化幸福宜居城镇,强化乡镇联城带点作用,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以前这里还是片荒地,没想到仅过了3个月,就建起了休闲长廊、健康步道和大草坪,成为老百姓都爱去的休闲公园。”在坡头镇集成文化公园,塘博村村民黄小娟感慨,现在镇里的道路变宽了,圩镇风貌也越来越美。
“以前在‘趁圩’日和各种节庆、假日,交通路这个路段经常堵得水泄不通,自从‘喇叭口’路段改扩建之后,大大方便了居民生活出行。”塘博村村民关伟虹称赞道。
改扩建后的“喇叭口”路段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升级为了双向六车道,最窄处由约8米拓宽至29米。
如今,坡头区正不断加速实施“百千万工程”,围绕美丽圩镇“七个一”目标,推动圩镇风貌进一步提升,全力打造美丽圩镇和美丽新农村的坡头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