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后的白线仅仅是尾气吗——神秘的翼尖涡流
飞机后的白线仅仅是尾气吗——神秘的翼尖涡流
点击下方音频,让耳朵“感受”力学
正文共有 1339 字
阅读时间约 4 min
如果觉得眼睛太累
可以点击音频感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总会看到飞机飞过拉过长长的白线,给蔚蓝色的天空装点了一抹神秘的白线,辉煌而神秘,给浩瀚无垠的天空增加了一种神秘的美。可能有人会误认为,这些白线是飞机排放的尾气,实则不然,若是都是污染环境的尾气,那污染可太严重了,从科学上来讲,白线的构成尾气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白线多数由水蒸气凝结而成。
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我们讲解过,这种白烟是一种“云”,在航空飞行界和航空气象学上称之为飞行尾迹。这种飞行尾迹有多种成因,可能来自于飞机飞行时产生的尾气,也可能是来自翼尖涡流,还有可能是来自凝结尾流,就是经过发动机加热的空气经过飞机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结合,类似于冬日中大家哈出白气的原理,还有一种五彩缤纷的尾气即空中飞机表演是拉出的彩色烟雾。
不同类型的尾气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区分以上不同类型的尾气。
01
首先是飞行尾气,这类尾气颜色相对较深,就是发动机燃烧燃料过后所排出的黑色烟雾,与汽车尾气类似。
02
第二种,就是我们提到的也是比较常见的凝结尾流,也叫凝结尾迹,飞机在万米高空,飞机外面的温度低至零下60℃,空气流过发动机被加热,而离开发动机后热空气遇冷凝结,产生白色轨迹。
03
第三种,经常出现在阅兵仪式上,这是一种类似干煤油的物质导入一个雾化装置,通过染色装置可以喷出彩色的烟雾。
04
最后一种,也是本次我们介绍的主角——翼尖涡流。
翼尖涡流是如何产生的呢?
机翼的下表面气流压力高于大气压,上表面气流压力低于大气压,在机翼比较宽的地方,或者说机翼中部,有高速气流吹过来,那机翼下面的空气就上不去,或者上去的很少。所以空气的上下流动对升力的影响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翼尖处,下表面的气流会绕过翼尖流向上表面。这个流动趋势和来流叠加,就形成了螺旋的流动,这就是翼尖涡流。在飞机后面,这些小的涡流混合卷动在一起。在翼尖处形成两组方向相反旋转、向后流动的自由尾流。从飞机的后方看,右侧旋涡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左侧旋涡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力学角度来看,翼尖涡流会影响整个机翼表面的压力分布,使升力减小,阻力增加。从机翼表面压力分布的角度解释,在翼尖处,没有了机翼的阻隔,上下表面的压力应该是相等的,效果是翼尖处的升力为零。也可以理解为空气从下表面跑到上表面,对下表面的高压具有泄压的作用,而对上表面的低压具有增压的作用,从而减小了整个机翼的升力。从动量定理的角度看,升力的大小取决于机翼向下“排出”气流的质量和速度,而翼尖涡流可以看作是机翼下表面的气流向上表面的泄漏产生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空气没有被排向下方,而是跑到上边来了,因此升力减小了。
翼尖涡流还会增大机翼的阻力。一般把翼尖涡流产生的阻力称为诱导阻力。一般对诱导阻力的解释是翼尖涡使气流产生下洗效果,由于机翼产生的升力减小,而合力大小不变,增加了向后的分量,从而使机翼上的压差力向后偏斜,这个向后的分量就是诱导阻力。而为了减少翼尖涡流的影响,许多飞机增设翼尖小翼,翼尖小翼可以减弱翼尖涡流导致的升力减小,它可以减弱翼尖涡流产生的诱导阻力,它还可以利用翼尖涡流,产生推着飞机往前飞的气动力。
翼尖涡流在飞行中能够产生许多绝美的景观,这既是力学之美,亦是现代科学与自然结合之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参考文献
[1](一)闲话翼尖涡 - 知乎
[2]【高职机务】飞机“尾气”是什么?
[3]近期学习 | 翼尖涡流以及翼梢小翼 - 拷贝
图片源自于网络和AI创作,仅供科普参考
力学科普
力学科普公众号是中国力学学会旗下的科普公众账号,发布相关的科普新闻及竞赛消息,推荐科技方面最新动态和科普相关信息,致力于让公众走进科学,了解力学,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及投稿事宜请联系:ljlrpina@csta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