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述评|庄辉院士: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不是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述评|庄辉院士: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不是梦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2A07Y0I00

HBV复制率高,每天约产生1万亿个完整的病毒颗粒,以及只含HBsAg的亚病毒颗粒,后者不能复制,也不能感染,但其含量较完整的HBV高1 000~100 000倍。血液循环中的大量HBsAg可导致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耗竭,而自发、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或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后,发生HBeAg或HBsAg消失者可恢复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最近研究显示,小干扰RNA (siRNA)治疗后,HBsAg显著下降的患者可恢复HBV 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结果提示,至少一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HBV复制和HBsAg产生被抑制后,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可以恢复。因此,HBsAg消失对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恢复和CHB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CHB完全治愈(彻底治愈)是指肝细胞中HBV cccDNA和整合的HBV DNA消失。但目前由于无消除cccDNA和整合HBV DNA的新药、无商品化和标准化检测cccDNA及整合的HBV DNA试剂,很难达到这一治疗目标。目前,抗HBV的现有药物和新药临床试验的主要治疗终点是功能性治愈,其定义是:(1)HBsAg<0.05 IU/mL(伴或不伴抗-HBs阳转);(2)HBV DNA<10 IU/mL;(3)HBeAg血清学转换(伴或不伴抗-HBe阳性);(4)抗-HBc阳性;(5)ALT<正常值上限(ULN:男30 U/L,女19 U/L);(6)肝组织学明显改善;(7)持久维持;(8)ccc DNA存在,不活动;(9)整合的HBV DNA存在,但减少;(10)巩固治疗24周;(11)停药后24周上述指标仍维持不变(图1)。

图1 功能性治愈示意图

1. 现行抗HBV药物的功能性治愈

1.1 NAs治疗后,对优势人群加用或单用PEG-IFN-α治疗达到功能性治愈

NAs治疗后的所谓优势人群是指:(1)HBV DNA<10 IU/mL;(2)HBeAg血清学转换(抗-HBe阳转);(3)HBsAg<500 IU/mL;(4)ALT<ULN。对该类CHB患者,加用PEG-IFN-α治疗,基线HBsAg≤100 IU/mL、≤200 IU/mL和≤500 IU/mL的CHB功能性治愈率分别53.02%、30.29%和20.04%;单用PEG-IFN-α治疗,基线HBsAg≤100 IU/mL、≤200 IU/mL和≤500 IU/mL功能性治愈率分别55.84%、27.32%和19.12%(图2)。


图2 对NAs治疗的CHB优势人群,加用或单用PEG-IFN-α的功能性治愈率

Gao等检测47例功能性治愈CHB患者的肝内HBV cccDNA和HBV DNA发现,23.4%的患者上述2项指标均为阴性,提示已达到完全治愈(彻底治愈)。

1.2 应用NAs有限疗程,获得功能性治愈

Hirode等报道一项国际多中心、多人种队列研究(RETRACT-B Study),对1 552例CHB患者于NAs停药后随访4年,停药时HBsAg水平低的患者HBsAg消失率较高。对于亚洲CHB患者,停药时HBsAg<100 IU/mL和≥100 IU/mL患者的HBsAg消失率分别为33%和2%。对于白人CHB患者,停药时HBsAg<1 000 IU/mL和≥1 000 IU/mL患者的HBsAg消失率分别为41%和5%。因此,对于亚洲CHB患者,NAs治疗至HBsAg<100 IU/mL可停药;对于白人CHB患者,NAs治疗至HBsAg<1 000 IU/mL时可停药。但两者均须在确保密切监测的情况下,方可停药。

一项纳入24篇文献、3 732例CHB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亚洲CHB患者,停药时HBsAg<100 IU/mL者,与停药时HBsAg≥100 IU/mL者比较,其HBsAg消失率高(28.3% vs 2%)、病毒学复发率低(33.4% vs 72.1%)、生化学复发率低(17.3% vs 48.1%)。对于白人CHB患者,停药时HBsAg<1 000 IU/mL患者的HBsAg消失率高于停药时HBsAg≥1 000 IU/mL者(38.4% vs 6.4%),但其病毒学复发率和生化学复发率均低于停药时HBsAg≥1 000 IU/mL者,分别为52.7% vs 63.8%和15.9% vs 26.4%。

对于亚洲CHB患者,NAs有限疗程的优势人群是:(1)HBsAg<100 IU/mL;(2)HBeAg血清学转换(抗-HBe阳性);(3)HBV DNA<10 IU/mL;(4)ALT<ULN(男30 U/L、女19 U/L);(5)巩固治疗至少1年,上述指标维持不变;(6)停药后确保密切监测。NAs有限疗程CHB治疗策略见图3。

图3 CHB患者NAs有限疗程治疗策略

NAs治疗有限疗程停药后必须确保密切监测,停药后前3个月,每月检测1次ALT和HBV DNA,之后每2~3月检测1次ALT和HBV DNA,评价其是否需要再治疗。1年后每3~6个月监测1次。

2. 提高CHB功能性治愈率的新药

2.1 反义寡核苷酸Bepirovirsen (BPV) Ⅱb期临床试验

BPV Ⅱb期B-Clear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将入组的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每周皮下注射BPV 300 mg,连续治疗24周,该组进一步分为NAs治疗组(68例)和初治组(70例),停药时两组HBsAg消失率分别为26%和29%,停药后24周时,两组HBsAg消失率分别为12%和14%。

BPV Ⅱb期B-Together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中,CHB患者每周皮下注射BPV 300 mg,连续治疗24周,之后每周皮下注射PEG-IFN-α 180 μg,治疗24周,PEG-IFN-α停药后随访24周,所有入组患者的HBsAg和HBV DNA消失率为9%(5/55),基线HBsAg≤3 000 IU/mL患者的HBsAg和HBV DNA消失率为14%(5/37)(图4)。上述结果提示,BPV与PEG-IFN-α序贯治疗可提高HBsAg和HBV DNA消失率。BPV Ⅲ期临床试验(B-Well)正在进行中。

图4 BPV Ⅱb期B-Together临床试验

2.2 siRNA Xalnesiran (RG6346)的Ⅱ期临床试验

罗氏公司研发的Xalnesiran联合PEG-IFN-α或Ruzotolimod(一种Toll样受体7激动剂)Ⅱ期临床试验的入组患者标准是:(1)CHB≥6个月;(2)NAs治疗≥12个月;(3) HBV DNA<定量下限(LLOQ)或<20 IU/mL;(4)ALT<1.5×ULN;(5)无肝硬化。将入组的CHB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30例,Xalnesiran (100 mg,每4周皮下注射)+ NAs,治疗48周;B组30例,Xalnesiran (200 mg,每4周皮下注射)+ NAs,治疗48周;C组34例,Xalnesiran (200 mg,每4周皮下注射)+NAs,治疗48周,另于第12~24周和第36~49周分别每日1次口服Ruzotolimod 150 mg;D组30例,Xalnesiran(200 mg,每4周皮下注射)+NAs+PEG-IFN-α(180 µg,每周皮下注射1次),治疗48周;E组36例,服用NAs作为对照组。但各组患者均持续服用NAs,直至符合停药标准。A、B、C、D和E组于停药后均随访24周,其HBsAg消失(<0.05 IU/mL)率分别为7%、3%、12%、23%和0%,提示Xalnesiran联合PEG-IFNα或Ruzotolimod可提高HBsAg消失率。但HBsAg消失只见于基线HBsAg<1 000 IU/mL的CHB患者。

2.3 衣壳组装调节剂(CAM)+ siRNA+NAs Ⅱb期临床试验(REEF-2)

CAM+siRNA+NAs Ⅱb期临床试验(REEF-2)为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研究,入组130例经NAs治疗HBV DNA完全抑制的HBeAg阴性CHB患者,试验组85例,接受JNJ-3989 (siRNA, 200 mg,每4周皮下注射1次)+JNJ-6379 (CAM, 250 mg,每日口服1次)+NAs(每日口服);安慰剂组用JNJ-3989安慰剂+JNJ-6379安慰剂+NAs,两组均治疗48周,停药后随访48周。

随访至停药后24周和48周,无1例患者获得功能性治愈(HBsAg消失),但治疗至48周,试验组HBsAg平均下降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1.89 log10IU/mL vs 0.06 log10IU/mL, P=0.001);随访至48周时,试验组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1 log10IU/mL占81.5%,安慰剂组仅为12.5%;试验组HBsAg<100 IU/mL患者占比大于安慰剂组(46.9% vs 15.0%)。停药后,试验组HBV DNA复阳和ALT升高率(再治疗率)低于安慰剂组(9.1% vs 26.8%)。上述结果提示,CAM+siRNA+NAs联合治疗可明显降低HBsAg水平,但无1例获得功能性治愈。

2.4 Ⅱ期临床试验在研免疫调节剂新药

目前有多种CHB免疫调节剂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表1),但至今尚无一种被证明可获得功能性治愈。

3. 联合治疗

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和丙型肝炎药物联合治疗的成功经验表明,慢性HBV感染要达到功能性治愈也需要联合治疗。虽然目前已有NAs和PEG-IFN-α抗HBV药物,并有40余种新药正在研发中,但功能性治愈方案主要还是凭临床实践经验,缺乏对控制HBV复制和HBsAg消失机制的深入认识。目前功能性治愈最有希望的治疗策略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HBV抗原产生、恢复对HBV的免疫应答(图5)。

图5 CHB理想的联合治疗策略

目前,联合治疗的研究焦点是何时联合、不同药物如何序贯治疗及其治疗的持续时间等。此外,可能还需要考虑如何基于CHB患者基线HBeAg状况、HBV DNA载量、HBsAg水平,以及有无肝硬化等因素,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道长且阻,行则将至!CHB功能性治愈不是梦,人类终将完全治愈HBV感染!

参考文献
庄辉.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不是梦[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5, 41(1): 2-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