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个人信息泄露给别人犯法吗
把个人信息泄露给别人犯法吗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把个人信息泄露给别人是否犯法?未经允许把个人信息卖给别人是否犯法?把公司信息泄露给他人是否犯法?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法律规定。
一、把个人信息泄露给别人犯法吗
在中国境内,任何人展示、分享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都属违法行为。若故意损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向他人输送或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况恶劣且达到一定程度者,将被认定为非法获取和公开个人信息罪名。对此类犯罪案件的判决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 首先,凡实施此项罪名者,均需承担刑事责任;
- 其次,情节较轻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再根据具体情节给予单独的罚金处罚;而情节极其严重者,则面临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惩罚,同时还须支付严格意义上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未经允许把个人信息卖给别人犯法吗
未经允许将个人信息卖给他人是犯法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若实施了此类行为,可能会面临民事赔偿责任,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刑事处罚,最高可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把公司信息泄露给他人犯法吗
将公司信息泄露给他人通常是犯法的。这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相关罪名。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若公司信息符合商业秘密的界定,未经权利人同意而泄露,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面临法律制裁。轻者可能被处以罚款,重者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然而,具体的法律后果还需根据泄露信息的情节、造成的损失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如果只是偶尔的、轻微的泄露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仍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总之,保护公司信息的安全对于企业和个人都至关重要,避免因信息泄露而引发法律风险。
非法获取和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是违法的,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经授权和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抓取、贩卖、传播公民个人信息,否则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旦定罪,犯罪分子将面临至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和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