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迁洛邑——历史教材中隐晦的历史细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迁洛邑——历史教材中隐晦的历史细节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4035667_121692901/?pvid=000115_3w_a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这是现行高中历史课本对平王东迁这一历史事件的全部介绍。但是这简单的几句概述,确是疑点重重,真实的平王东迁,可能有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隐情。

平王东迁的事件,《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宠信褒姒,废掉了原来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只能逃亡国外,找到了自己的外公,申国的国君申侯。眼瞅着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被欺负成这样,申侯无论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找来了犬戎,替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出气。申国本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在宗周以西,负责为宗周经营边陲事务,和周王室世为婚姻,所以周幽王的上一个王后就来自申国。申国具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加上犬戎的军事力量,结果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诸侯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这是我们常识中的平王东迁的故事。

但接下来平王迁都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是费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里说是“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迁都的原因是为了躲避犬戎。问题是,犬戎本来就是自己的外公请来的援兵,怎么就成“犬戎难”了呢?更何况,申国是自己的外公,宗周的边防交给自己的外公,理应放心才对,为什么会要东迁洛邑呢?

答案在一千年以后,慢慢浮出水面。西晋的时候,出土了一份文献,叫做《汲冢纪年》,也叫《竹书纪年》,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段隐晦的历史。《竹书纪年》记载:“先是,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当作文侯)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周幽王和褒姒的儿子伯服遭到了杀害,虢国等国支持王子余臣,也就是周幽王的弟弟即位,为携王。反对携王的诸侯拥立了王子宜臼,迁到东方避难。公元前770年,宜臼即位,就是周平王。于是周王室形成了两王并立的局面,西有携王,东有平王。平王二十一年,晋文公杀了携王,才结束二王并立的局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献及文物出土,周携王浮出历史的水面,人们对这段逐渐看清楚这段隐晦的历史。周幽王被杀之后,虢国支持王子余臣,在成周立为天王。而宜臼不得已在申侯等国诸侯的支持下,出走宗周,东迁至洛邑。公元770即位,是为周平王。这便是周平王迁都的最直接的原因。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及平王东迁,以弑父嫌疑,不为正义所归队,而周室为天下共主之威信亦扫地以尽,此下遂成春秋之霸局。”

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平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礼崩乐坏,王室衰微。春秋战国拉开序幕,诸侯争霸开始了轮番上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