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水量比黄河多,流域面积超长江,为何如今却成了中俄界河?
黑龙江水量比黄河多,流域面积超长江,为何如今却成了中俄界河?
黑龙江,这条被誉为“中国第三大河流”的水系,不仅水量超过黄河,其流域面积更是与长江相媲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条孕育了无数文明的母亲河,如今却成为了中俄两国的界河。本文将为您揭示黑龙江从古代内河到现代界河的变迁历程,以及它在当代中俄关系中的独特地位。
冬季的黑龙江
黑龙江真的比长江黄河大吗?
提起黑龙江,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黑龙江省。然而,黑龙江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它更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河流。这条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区,最终汇入鄂霍次克海,全长约4440公里,如果从蒙古国的石勒喀河算起,全长更是达到5498公里,比黄河还要长。
黑龙江流域示意图
黑龙江的水量也十分惊人,每年的平均流量超过黄河的4倍。如果以蒙古国的石勒喀河为源头计算,其流域面积更是达到了1856000平方公里,与长江争一争“龙头老大”的位置也是可以的。
从古老河流到界河
黑龙江在古代就是中国的内河,是满洲族人的发祥地。据相关资料显示,黑龙江沿岸最早的居民是古亚细亚人,他们刚开始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后来强悍的通古斯人不知从何处而来,他们才被迫只待在黑龙江的下游区域。
通古斯人复原图
到了清朝,黑龙江古老的河流又开始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具体而言,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之前,就对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进行征剿,到了皇太极时期,他又开始在努尔哈赤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黑龙江中上游的经营。
1644年,清军入关,清王朝建立,那时黑龙江地区的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稍加修改,清廷在那里设置了将军、都统、副都统。彼时黑龙江流域的人们还是过着安宁的生活,直到后来,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那里的平静……这个“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沙俄人。
沙俄扩张示意图
16世纪后期,沙俄国力迅速增强,开始派各大商人、冒险家叶尔马克、切尔尼戈夫等人越过乌拉尔,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扩张。1648年,沙俄抵达堪察加半岛和现在的白令海峡,完成了向太平洋推进的计划。到了16世纪50年代,他们一些人抵达黑龙江的支流石勒喀河,并修筑尼布楚城和阿尔巴津要塞(雅尔萨旧址),开始计划武装入侵东北。
由于当时清朝还不算完全统一,所以刚开始的沙俄很是“猖狂”。最典型的就是哈巴罗夫的行径。身为西伯利亚富商的他直接出钱招募了150人左右的队伍,随后两次进入黑龙江,不仅向当地居民征税,而且突袭雅克萨城,一路作恶多端。直到清政府派来重兵,他们那伙人才吓得狼狈逃窜,选择离开。
哈巴罗夫画像
这之后,沙俄方面又多次派人对黑龙江进行了侵扰,一直到康熙帝完成清朝统一,对其进行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这才慢慢消退。具体来讲,1682年,康熙帝在多次遣使交涉无果后,亲赴东北,了解那里尤其是黑龙江的情况,并对沙俄采取措施(包括加强侦察和封锁;令萨布素率部下在瑷珲筑城驻守;在瑷珲至吉林的途中,设置19个驿站;加紧造船,保证军粮从松花江、黑龙江及时到达前线……)这些措施无疑是有效的,大大打击了沙俄的嚣张气焰。
之后,康熙再勒令沙俄侵略军撤离,谁知他们非但不听,反而更变本加厉,直接跑到瑷珲进行劫掠。这种情况下,清军开始进行第一次反击,这也是我们知道的雅克萨之战!1685年5月,清军在都统彭春的率领下,对沙俄进行轰击,彼时侵略军直接伤亡惨重,连忙遣派使者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进行撤离。最终经过彭春的同意,俄军撤回尼布楚城,而清军则留下一部分兵力,选择回师。
大败之后,沙俄还是不甘心,继续拼凑兵力,在沙俄方面再派600兵力驰援之后,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兵又一次窜到雅克萨。这一行为毫无疑问引起了清廷的愤怒,所以有了下面的事情。1686年,2000多清军抵达雅克萨城,并对其发动进攻。这次清军将沙俄侵略军打的“落花流水”,原来的826侵略者,最后打到只剩下66个,沙俄到这时才真正慌了,连忙派使者向清朝议和。
雅克萨之战示意图
最后,清廷答应了侵略军的请求,并于1689年7月签署了《中俄尼布楚约》,而《中俄尼布楚约》明确指出了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往此江的任何河流都是中国之地!然而可惜的是,条约也不是长久的。后来,随着清俄实力的此消彼长,沙俄再度大肆入侵黑龙江,最后,迫使清廷签下《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等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导致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大约1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被沙俄占领。
结语
尽管原来的古老河流黑龙江成为了一条国际河流,不完全属于我国。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条河流也促进我国和俄国之间的交往,尤其是从我们实施的“一带一路”的背景来看,黑龙江这条界河的作用更为显著。
黑龙江黑河市中俄互市贸易区
记得2023年,官方媒体也传出消息,黑龙江黑河市自恢复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后,不少俄罗斯人“组团”来其逛早市、购物。不得不说,如今的黑龙江确实成为了中俄两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