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于五感康养理念的公园规划设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于五感康养理念的公园规划设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3442

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感康养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景观设计思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综合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理想场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感康养公园的设计理念、理论基础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1. 设计背景与目的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趋于平稳,人们对于户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场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公共景观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修身养性的场所,同时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载体。

五感康养公园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探索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意向,为公园景观提供准确的理论参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为人们提供全面的感官体验,使其身体、心理得到放松。

2. 五感疗愈相关概念分析

2.1 五感疗愈概念

五感最早来源于佛学的五种色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其代表了五种器官,而五感代表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服务人类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五感疗愈是指通过营造一个能够刺激人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官环境,分析各器官的特点,人们通过五种感观体验认知周围的外部空间环境,提取周边环境信息,并通过各感官协作的作用,从而人们形成对外部环境完整、全面的印象及舒适、互动的情感体验,使人们置身其中,身心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图1.人体五种感受器官

2.2 五感疗愈对人体健康的分析

  • 视觉疗法:主要依赖于大自然的植被景观或景观中部分具有一定疗效的色彩景观,以治疗人体身心健康。
  • 听觉疗法:通过不同舒缓的声音来放松人们的身心,利用特色的建筑景观节点来营造特色的听觉景观。
  • 嗅觉疗法:利用芳香的植物景观来体现植物的嗅觉疗法,例如增加人体抵抗力、放松身心的茉莉;消除疲劳、安神的桂花;净化空气、镇静放松的丁香等芳香植物打造独特的嗅觉景观。
  • 味觉疗法:主要是通过食物的品尝来创造味觉景观的疗愈效果。种植可食用植物,人们既可以品尝自己种植瓜果蔬菜,提升自我价值,又可以在采摘过程中使身体得到训练。
  • 触觉疗法:主要是增强对外界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外物作用在皮肤上的感受。利用各类的植被景观,吸引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人与自然景观的互动。

3. 五感康养在公园景观设计实践

3.1 设计构思

五感疗愈公园以人为中心,为不同人群和场所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度,设计合理路线,提供多样化活动体验和完善配套服务,如儿童乐园、运动广场、休闲座椅、洗手台、饮用水和景观照明等,打造自然生态景观,满足游客的休闲、养生与心理需求,提升整体疗愈体验。


图4.人群关注度

在追求五感疗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景观的重要性,应考虑人的需求、人的感受和自然生态景观等方面,通过加强现有自然形态的保护,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在保留自然野趣的基础上适度融入人工元素,逐步打造稳定的生态环境,营造宜人的休闲氛围。景观设计采用阳光、植物、水景等自然元素,并通过刺激五感的方式,结合本土材质和植物资源,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提升观众的自愈能力。

3.2 设计策略

整个设计围绕“五感体验”、“康养疗愈”来营造公园景观空间,体现出林中穿梭、河边戏水、亭中休憩、园艺种植、健身运动等区域的公园空间场景。

全园区一共有五个功能区:养生休憩区、亲子互动区、滨水景观区、中央景观区和森林休养区,将五大功能区景观节点分为三类,公园空间规划设计包括水系节点、绿色节点和硬置节点。本设计涵盖水系节点(湿地景观区、水杉等植被)、绿色节点(竹林、采摘园、康养林)和硬质节点(入口广场、儿童游乐园、休憩广场)。结合后疫情时代人群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设计了五感区域、园艺体验区、森林疗愈步道、康养健身区及亲水互动区,促进身心健康。

植被选择注重安全、特色与功能,推荐四季香花及药用芳香植物,确保景观色彩变化并增强视觉、嗅觉感官体验。本项目采用美观、耐用、环保的本地建材,突出“生态、自然、养生”主题。通过场地环境分析,确定了植物配置、铺装结构和道路绿化等规划方案。步行通道选用天然质朴的耐腐木材和透水混凝土等生态材料,满足场地功能需求,兼顾不同人群的活动偏好,优化步行系统的一致性和可识别性。现代节能材料的运用注重耐久性和低维护成本,以保障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次设计的植被区域分为河中湿地植被、邻水湿地植被、滨河绿地植被。河中湿地植被区域内植物多为水中动物及浮游生物提供其依赖的觅食、栖息和繁衍的生存环境,植物配置选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模拟自然生态,促进河道生态优化;邻水湿地植被区域植物由喜湿、耐湿的灌木和乔木组成,各种雨水花田,沼泽湿地,既可收集雨水,又能给青蛙、蜻蜓、水鸟等动物提供湿润的自然小气候;滨河绿地植被区域内植物高大繁茂,景观特色鲜明,艳丽的花色,凉爽的树荫,丰硕的果实。随季节变化,与河道边城市家园完美的融合。

设计总体布局以服务人为中心,以五感康养体验为基础,以打造自然植被景观为视觉康养体验,以鸟类回归、动物栖息的生态环境体现听觉康养体验,以模拟自然森林景观和使用药用植物作为嗅觉康养体验,以增设果实加工食用进行味觉康养体验,以参与果实采摘来感受触觉康养体验。


图12.总平面图

3.3 设计节点

  • 滨水景观区:该区域围绕五感康养主题,通过水景与植被结合打造互动体验的自然空间,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设计包括观景平台提升水景亲和力,蜿蜒步道和滨水绿植营造出亲水氛围。植物种植采用原生态方式,使用油菜花、向日葵、玫瑰等开花植物,形成四季花田。绿植设计以“乔木 + 灌木”配置,增加空间层次感并提供动物栖息地,展现人与自然共生理念。整体景观刺激视觉与听觉,缓解心理压力,实现康养效果。


图13.效果图

  • 森林休养区:该区域通过种植多样性的富氧林木,打造生态康养森林景观,产生负氧离子并释放植物精华,散发芳香,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缓解身心紧张、焦虑和抑郁,提供传统医学无法实现的疗效。森林景观主要以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体,塑造北方特色的植物群落,形成独特的森林小气候,并通过新鲜空气刺激嗅觉,促进身心放松与心灵平静。步道设计去除护栏,尽量消除人工痕迹,营造天然的森林地貌,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桥和栈道采用质朴的木质材料,与整体自然主题统一,低耗能且易于维护,确保景观与自然和谐融合。


图14.效果图

  • 养生休憩区:安排在一个相对安静的休闲区域,区内设置较多的桌椅等休息设施,便于老年人休息;场地位于向阳的地方,周围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宽敞;建立户外健身设施组合区、按摩步道区域、遛鸟、群体活动场地(太极/户外小剧场)、园艺区等。


图15.效果图

  • 亲子互动区:本设计选址远离车行道和嘈杂区域,以确保儿童活动区的安全与宁静。游乐区铺设防护软地(如塑料、沙地或草地),并结合儿童心理和活动特征,设计符合其比例的建筑和景观元素。道路布置简洁明确,使用平整软质材料如草坪,确保安全。选用无毒、色彩鲜艳的植物激发儿童的自然兴趣,增强其感知体验。配置饮水器、洗手间、小卖部等设施,并通过触觉、味觉、视觉和嗅觉植物提高儿童的自然认知。亲子活动区毗邻健身区,以软植被和低栅栏隔离,设置独立出入口避免混乱。成人休息区视野开阔,便于看护儿童,确保安全。


图16.效果图

  • 中央景观区:景观入口利用地形的微高差形成温婉柔和的层层景观叠水,流水的声音,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场地结合休憩场所,在观赏景观特色的同时,可中途进行休息,并将休憩平台上升到4米,更全面、直观地观赏公园整体色调与形态。


图17.效果图

4. 结论与展望

五感康养体验式公园应当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景观上心理与生理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面向大众为目标对象,从视觉疗愈景观、听觉疗愈景观、触觉疗愈景观、嗅觉疗愈景观、味觉疗愈景观方面入手,以森林康养的形式来表现,打造通过刺激人们的感官体验的景观疗愈空间,使其全身心沉浸其中,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舒畅、放松。

结合国内外成熟的优秀案例,以植物景观为主体,选址周边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景观和水系,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从而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具有镇静,止喘,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预防疾病等功效,对于患有哮喘、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患者群体疗效较为明显,植被景观根据选址环境进行选择,通过人们的互动与果实采摘,减少公园景观的后期维护打理工作,也使植物景观发挥其功能,唤起人们亲近自然、感知自然的能力。将本次设计方案以五感体验为基础,结合疗愈景观,为大众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体验。

自然是人类生存最初的家园,也是唯一的家园,更是人类身心健康的最可靠、最牢固的庇护所,在疫情常态化时代背景下,人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多元化运动、健康的方式,而且更加向往生态化的疗愈、养生的空间环境。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通过五感来体验对人体身心健康进行康养、疗愈的公园景观则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而森林不仅仅可以提供给人们清新的空气、湿润的土壤、干净的水质、安静的空间以及丰富的负氧离子等,据多项研究表明,植被景观对身心具有舒缓、放松的心理疗效。打造五感康养疗愈景观公园,更好地缓解当下时代背景带来的社会压力、疫情带给人们的心理影响。而五感康养景观也将会成为今后消费的必然趋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