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症状表现及分期
甲肝的症状表现及分期
甲型肝炎(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了解甲肝的症状表现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甲肝的分期症状和不同类型的表现,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
甲肝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
黄疸分期
黄疸前期
黄疸前期患者经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但尚未出现黄疸。此期患者大多急性起病,可能伴有发热、畏寒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感到全身疲惫无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是甲肝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发热、咽喉炎等呼吸道非特异症状。
黄疸期
黄疸前期过后即进入黄疸期,患者可出现尿色加深,尿色逐渐加深,似浓茶样。随着尿色加深,患者相继出现巩膜黄染,随后皮肤也逐渐变黄,约于1-2周内达高峰。此外,还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胆汁淤积的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大、压痛及叩击痛等症状。
恢复期
黄疸消退后,患者进入恢复期。此时,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以至消失,食欲逐渐恢复,体力也逐渐恢复。肝脾大逐渐恢复正常。
甲肝分型
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临床症状较轻,整个病程不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脏肿大和肝区疼痛等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恶心、腹泻等症状。
急性重症肝炎
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相似,但病情进展迅速。患者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严重,黄疸进行性加深。伴有严重神经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扑翼性震颤等。病死率高。
淤胆型甲型肝炎
以持续性黄疸和瘙痒为临床表现特征。症状和异常的生化变化可持续数月乃至一年。
复发型甲型肝炎
可发生于5%-10%的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表现为生化指标明显恢复正常后的数周及数月内,患者再度出现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出现症状和黄疸。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会转为慢性。经过积极治疗和适当休息,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甲肝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