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13261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性传播
- 异性性行为传播:在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 HIV 感染者进行阴道性交或肛门性交,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 同性性行为传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由于其性行为方式的特殊性,如无保护的肛门性交,更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破损,从而增加 HIV 传播的风险。
血液传播
-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是 HIV 血液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 输血及血制品:如果输入被 HIV 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如血浆、血小板等,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但随着血液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正规医疗机构输血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已极为罕见。
- 医源性感染:在医疗过程中,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牙科治疗、针灸等操作,可能导致 HIV 传播。
母婴传播
- 怀孕期间:HIV 感染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 分娩过程中:胎儿在通过产道时,可能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而感染 HIV。
- 母乳喂养:HIV 感染的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
症状
急性期
通常在感染 HIV 后 2-4 周出现,症状类似流感,如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 1-3 周后自行缓解。
无症状期
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进入无症状期,此期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虽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 HIV 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艾滋病期
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时,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念珠菌感染等;肿瘤包括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患者还会出现长期低热、消瘦、乏力、腹泻等全身症状。
诊断
检测方法
- 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试剂等。一般在感染后 3 周左右可检测出 HIV 抗体。
- 核酸检测:可直接检测 HIV 病毒的核酸,缩短检测窗口期,一般在感染后 1 周左右即可检测出病毒核酸。
- 抗原检测:可检测 HIV 的 p24 抗原,在感染后 2 周左右可检测出。
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学史,结合 HIV 抗体阳性或 HIV 核酸检测阳性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诊断为 HIV 感染。如果出现艾滋病相关临床表现,且 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 /μl,可诊断为艾滋病期。
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 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是联合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等。
- 治疗时机:一旦确诊 HIV 感染,无论 CD4+T 淋巴细胞计数多少,均应尽快开始 ART 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结核、抗肿瘤等治疗。
心理支持
艾滋病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
安全性行为
- 正确使用安全套:在性行为中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 HIV 传播的风险。
- 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多性伴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 避免危险性行为:如不进行无保护的肛门性交、不与 HIV 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等。
避免血液接触
- 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应避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可使用美沙酮替代治疗或参加戒毒康复项目。
- 安全用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如需输血,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确保血液经过严格检测。
- 避免医源性感染:在医疗过程中,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器械经过严格消毒。
预防母婴传播
- 孕期检测:HIV 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前应进行 HIV 检测,如发现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分娩方式选择:HIV 感染的母亲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尽量减少胎儿接触病毒的机会。
- 避免母乳喂养:HIV 感染的母亲应避免母乳喂养,选择人工喂养方式,以降低婴儿感染的风险。
宣传教育
-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等,普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 消除歧视: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为患者提供关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表现迥异的上下半场 真的只因为一次换人吗
肠胃不好可以吃八宝粥吗
物联网设备连通性如何通过ping测试进行验证?
产后出汗少好还是出汗多好
孔融与孔子后人的历史辨析,孔家真的断绝了吗?
发钱啦!非郑籍也能领的12个郑州补贴!
AI内容检测的四种方法:AI水印的局限和出路
汽车上线检车全流程指南:所需资料与具体步骤详解
百年荣耀艺术 | 中国画鹰,勇猛之美
儿童掉牙齿的顺序和年龄
日本首次发布“巨大地震注意”警报,背后隐藏的地震秘密你了解多少?
2025年英语六级真题解析:题型变化与备考建议
瑜伽多久练一次好
两层简易升降立体停车位优化方案
《怪物猎人 荒野》主机版:PS5 Pro表现最佳 XSS拖后腿
数毛社《怪猎荒野》PS5 Pro性能评测 显著优于基础版
火精石与玉石的关系揭秘:为何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玉石?
这就是进化论的前世今生,看看你对进化论有多少误解?
退休工资要交个人所得税吗?员工有权索要工资明细吗?
智能汽车安全系统升级,保障行车安全
离婚后的医疗保险权益如何处理
高温来袭,如何拯救令人尴尬和苦恼的狐臭?
喝茶讲究因季节而异,四季茶有不同的饮茶之道
“幸甚至哉”是什么意思?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风险分散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
更换火花塞后,如何保养发动机以减少积碳?
软件单元测试步骤详解:如何确保代码质量?
怎样做好即兴演讲:从准备到实战的全面指南
16部日本动画电影推荐:从宫崎骏到新海诚
毛利率和净利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