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拍摄与制作:三大技巧详解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三大技巧详解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是当前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短视频拍摄所需的各类设备、画幅比、拍摄角度、镜头运用技巧、机位运用技巧以及照明技巧等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您将能够掌握短视频拍摄的基本技巧和要点,提升短视频制作水平。
第三章 学习目标
- 了解拍摄短视频所需的摄像器材、照明设备和辅助设备。
- 掌握短视频常用画幅比、拍摄角度、景别及构图手法。
- 掌握短视频的镜头运用技巧和机位运用技巧。
- 熟悉短视频的照明技巧。
-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使用抖音、UEVlog拍摄短视频。
章前导读
短视频中期拍摄是将前期构思转换成视频画面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呈现画面效果,本章首先向读者介绍短视频的拍摄装备、画面构图、拍摄技巧和照明技巧等相关知识,然后通过两个案例实战向读者展示使用手机拍摄短视频的方法。
01 短视频拍摄装备
3.1.1 摄像器材
手机:手机是最常见、使用率最高的短视频摄像工具,其优点是便携,使用方法简单。目前,大部分手机的录制功能基本可以满足短视频的拍摄需求,拍摄完成后可直接使用手机上的相关App进行后期处理,制作完成后即可发布到网络平台,操作非常便捷。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体积小、易上手、反应速度快,能够根据不同画面需求更换镜头,在长焦拍摄领域有明显优势。相比手机而言,数码相机画质更高,且兼具易操作性和便携性,适合拍摄较为专业的短视频。
摄像机:摄像机是专业的摄像设备,其优势是可操控性强,具有强变焦功能等,适宜较长时间的拍摄工作,是很多资金充足专业团队的首选。
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进行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由于其体积小、动作灵活,且稳定性好、安全性强,常用于辅助摄像师进行高空摄像,拍摄自然风光、环境展示等画面。
3.1.2 照明设备
照明效果不仅会影响拍摄画面的明暗和氛围,还会影响被摄对象的结构和形态等。为保证短视频的整体质量,需使用LED灯、柔光灯罩、灯架和反光板等照明设备辅助拍摄。
LED灯:LED灯是拍摄短视频时最为常用的一种灯具,具有安全稳定、高效可靠、操作灵活等特点。LED灯的样式多种多样,创作者可根据具体拍摄需求选择不同的LED灯。使用摄像机进行现场拍摄时可选择LED摄像灯进行打光,这种灯可组装在机身上进行移动拍摄;使用手机拍摄时可选择环形LED灯进行打光,光线自然、使用方便;如果团队预算较高,可以配置专业的LED影视灯。
柔光灯罩:柔光灯罩是照明灯具的附件,一般采用反光材料制作而成,可扩散普通光源,使其成为漫射光,从而扩大光源的照射范围,避免阴影产生。
灯架:灯架用来固定灯具和柔光灯罩,使其保持平衡,并辅助调节照明的高度和角度。
反光板:反光板是拍摄时使用的照明辅助设备。其作用是补光,利用反光板反射光线可使平淡的画面变得饱满,还能使画面中的细节部位变得更清晰,突出被摄主体。
3.1.3 辅助设备
拍摄短视频除了需要最基本的摄像器材和照明设备以外,还需要录音设备和稳定设备辅助拍摄。
录音设备
枪形麦克风:枪形麦克风又称枪形话筒,是一种常见的录音设备。此类设备具有消除杂音、指向性录音等功能,常用于户外拍摄收音。
无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又称小蜜蜂,是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设备。当拍摄主体远离镜头时,使用此类设备辅助收音,可以降低周围的干扰声,常用于采访类短视频拍摄收音。
手机录音软件:手机录音软件是手机中附带的声音录制功能,拍摄时可利用手机录音软件辅助现场录音。
稳定设备
手持稳定器:手持稳定器是用来固定相机或手机的支撑设备,可有效防抖,辅助相机或手机拍出流畅、平稳的运动镜头。
脚架:脚架是用来固定摄像器材的稳定设备。使用脚架可让相机、摄像机和手机保持平衡,避免因机器不稳而致使画面模糊。
自拍杆:自拍杆是风靡世界的自拍神器。创作者不仅可将手机或相机固定在自拍杆上以助其稳定,还能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其长短,以此控制拍摄范围。
滑轨:滑轨是一种专门用于辅助拍摄运动镜头的稳定设备,其作用是使摄像器材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上拍摄出稳定的运动画面。
轨道与轨道车:轨道与轨道车是一种用于拍摄运动镜头的稳定设备,与滑轨类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轨道是铺设在地面上的,且在使用时需与轨道车配合使用。另外,在铺设轨道时应选择坚实、平稳的地面,避免地面坑洼不平影响拍摄效果。
斯坦尼康:斯坦尼康是一种可移动的摄像机减震防抖装置,它通过减震臂将摄像机和摄像师的身体连接起来,以此减弱摄像师在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震动,使拍摄出来的画面更稳定。
摇臂:摇臂是一种摄像机承托设备。摄像师将摄像机固定在摇臂顶端,通过控制摇臂的运动(水平或升降)来拍摄不同角度的画面,常用于拍摄运动镜头。
02 短视频画面构图
3.2.1 常用画幅比
画幅比即画幅比例,是用来描述短视频画面宽度与高度的一组对比数值。目前,电视剧大多采用4∶3的画幅比来拍摄,电影多是采用16∶9画幅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画幅比,如1∶1和2.35∶1等。短视频受传播媒介影响,其常用画幅比有9∶16和16∶9两种。
9∶16画幅比:9∶16的画幅比适合制作内容少、时长短、能快速浏览切换的短视频。此类短视频常在以竖屏为浏览习惯的平台上传播。例如,快手、抖音等平台上的短视频大部分是以9∶16的画幅比拍摄。
16∶9画幅比:16∶9的画幅比适合制作时间较长、内容丰富的短视频。此类短视频常在以横屏观看为习惯的平台上传播。例如,淘宝、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的短视频大部分是以16∶9的画幅比拍摄。
3.2.2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师在拍摄时所选择的拍摄高度和拍摄方向。拍摄角度会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构图、光影关系、位置关系和情感倾向。
拍摄高度
平拍:平拍是将摄像机与被摄对象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拍摄。这种拍摄高度基本与人眼视角相同,被摄对象不易变形,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
仰拍:仰拍是将摄像机置于被摄对象水平线下方进行拍摄。这种拍摄高度在构图上能有效地突出画面中的被摄主体,净化环境和背景。
俯拍:俯拍是将摄像机置于被摄对象水平线上方进行拍摄。这种拍摄高度能非常直观地展示被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
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对象为中心,环绕360°选择拍摄点,主要包括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和背面拍摄3种。
正面拍摄:正面拍摄是指摄像机在被摄对象正前方进行拍摄。采用这种拍摄方向能够更直观地呈现被摄对象的外貌和形态特征。
侧面拍摄:侧面拍摄包括正侧面拍摄和斜侧面拍摄两种情况。其中,正侧面拍摄是指摄像机在被摄对象的正左侧或正右侧进行拍摄,采用这种拍摄方向有利于呈现被摄对象的外部立体轮廓。斜侧面拍摄是指在被摄对象的正面、正侧面和背面以外的其他任意方向进行拍摄。采用这种拍摄方向不仅能丰富镜头画面、多面展示被摄对象,还能体现较强的空间感。
背面拍摄:背面拍摄是指从被摄对象的正后方进行拍摄。采用这种拍摄方向能展示被摄对象所处环境,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03 短视频拍摄技巧
3.3.1 镜头运用技巧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固定镜头: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的位置和焦距均固定不变拍摄出的镜头画面。固定镜头有两大特点:①简单稳定,用固定镜头拍摄操作简单,且画面视点稳定,比较接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感受;②范围局限,固定镜头的拍摄范围固定,没有太多延展性。根据固定镜头的特点可知,固定镜头拍摄完全静止的内容时会使画面显得生硬呆板,所以使用固定镜头拍摄时,被摄对象最好是运动状态,使画面能够静中取动。
运动镜头:运动镜头又称移动镜头,是通过移动摄像机位或改变镜头焦距拍摄出的镜头画面,根据摄像机的运动形式不同可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甩镜头等。
推镜头:推镜头指摄像机不断接近被摄对象,拍摄范围从大到小,被摄对象从小到大的一种运动镜头,常用于强调被摄主体,突出视觉焦点。
拉镜头:拉镜头与推镜头刚好相反,指摄像机不断远离被摄对象,拍摄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以此体现被摄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更全面地展示周围环境。
摇镜头:摇镜头指摄像机机位不动,以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为支点,摇转摄像机机身使其上下左右运动拍摄的镜头。摇镜头拍摄范围灵活,常用于展示环境和被摄主体的全貌。
移镜头:移镜头指摄像机按一定运动轨迹,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镜头拍摄。移镜头画面具有流动感,给人置身其中进行巡视、参观的感觉。
跟镜头:跟镜头又称跟摄,指摄像机跟随被摄对象进行运动拍摄。跟镜头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视角,常用于跟踪、追随等情景。
甩镜头:甩镜头指一个画面结束后不停机,镜头急速“摇转”向另一个方向,从而改变镜头的画面内容。甩镜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同一个场景里使用甩镜头切换画面内容;另一种是使用甩镜头切换到不同场景。例如。摄像师利用甩镜头将画面从小男孩快速切换到高楼大厦。
升格镜头和降格镜头
升格镜头:升格镜头又称高速摄影,是利用高帧速率拍摄画面的一种技术手段。正常情况下,短视频使用24fps的帧速率拍摄,升格镜头则会采用高于24fps的帧速率进行拍摄,如100fps,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正常播放时速度会变慢,形成慢动作效果。升格镜头适用于故事发生的精彩瞬间或需要突出表现的某个时刻。
降格镜头:降格镜头又称低速摄影或延时摄影,它与升格镜头刚好相反,是使用低于24fps的帧速率拍摄画面,其实质是采用较长的拍摄时间来获取镜头段落,然后将其压缩至很短的时间内播放。降格镜头适用于拍摄时间冗长且内容变换不明显的镜头,如长时间录制的花开的过程,可以在几秒内呈现出来。
3.3.2 机位运用技巧
机位指摄像机的摆放位置。电影、电视剧制作规模大,拍摄机位一般有多个,而短视频投资少、规模小,大多只使用一个机位,少数情况下会使用两个或多个机位同步拍摄。短视频选择的机位数量主要由拍摄内容、投入资金等因素决定,需要创作者灵活选择和运用。
单机位:单机位是指利用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拍摄一般的短视频使用单机位即可满足需求。其优点是布置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镜头单调、角度单一。这种拍摄方式操作难度低,一个人即可完成拍摄工作。
双机位:双机位即使用两台摄像机同步进行拍摄,常用于剧情类短视频的拍摄。使用双机位拍摄时需先确定主机位,然后运用双机位同步设计场景中的人物对话和人物动作,可以从多角度、多景别进行拍摄,让画面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位运用要求较高,投入成本较大,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合作完成。
04 短视频照明技巧
3.4.1 调节光度
光度即光源的强度。在现场拍摄时,掌握好光度能更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影调、色彩和反差效果。被摄对象的光度由照明的光源强度控制,还与摄像机的曝光值密切相关。为了完整地呈现短视频画面色彩,拍摄时的辅助灯光强度应该适中,摄像机的曝光值应调节到合适的数值。
3.4.2 决定光位
光位即光的方位,是指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即摄像机机位)之间所形成的照射角度,主要可分为顺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和底光7种类型。不同光位能给被摄对象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创作者需了解不同光位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目前,拍摄短视频时最常用的就是顺光,其他光位可根据短视频拍摄需求来决定。
3.4.3 选择光质
光质是指拍摄时所用光线的软硬性质,可分为硬质光和软质光两种类型。
硬质光:硬质光是强烈的直射光,如晴天的阳光、聚光灯等。使用硬质光照明会使被摄对象阴影清晰,明暗对比强烈,有助于表现被摄对象受光面的细节及质感,造成有力度、鲜活的视觉效果。例如。用此类光线拍摄淘宝商品展示类短视频,能使商品轮廓更清晰,质感更强烈。
软质光:软质光是一种漫散射性质的光,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在被照物上不留明显的阴影,如泛光灯光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