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冷战时代核巨兽战舰要“复活”?
俄冷战时代核巨兽战舰要“复活”?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近日传出好消息,据称已成功启动核反应堆,预计将于2025年内进行海试。这艘满载排水量达2.8万吨的海上巨兽,如果顺利重返现役,将极大增强俄罗斯海军的作战能力。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处于维修状态
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海军的主力战舰是万吨级的导弹巡洋舰“莫斯科”号。然而,这艘巨舰在黑海遭遇不测,沉没后无法再加入俄军战斗序列。而另一艘可能堪用的大型作战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也因各种原因长期处于维修状态,至今未能重返战斗序列。
相比之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维修和升级工作似乎进展得更为顺利。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动力”网站、俄罗斯塔斯社等媒体报道,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维护升级多年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在两部核反应堆先后启动后,预计今年内将返回海上进行试验。
划时代的海上巨兽
这艘苏联时代研发、建造的巨舰,在当年堪称世界海军发展方向上的一个另类。当时的世界海军强国早已放弃二战时期的巨舰大炮型打法,美军更是以核动力航母为核心打造舰队。而苏联则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基洛夫级巡洋舰并不依赖舰载机,而是依靠舰载超过400枚导弹来争夺海权。因此,有西方军事专家将其称为“战列巡洋舰”。这种设计思路在导弹、喷气式飞机占据海空的时代显得尤为独特。
1980年12月30日,基洛夫级的首舰“基洛夫”号经过海试,前往苏联北方舰队服役。之后,又有“伏龙芝”号、“加里宁”号、“尤里·安德罗波夫”号加入苏军。苏联解体后,这些战舰进行了更名:
- “基洛夫”号更名为“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
- “伏龙芝”号更名为“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
- “加里宁”号更名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 “尤里·安德罗波夫”号更名为“彼得大帝”号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然而,苏联解体后的财政困境让这些海上巨兽的命运急转直下。首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因反应炉故障而报废,其零件被用于维护其他同级舰。曾在东海与中国海军对峙的“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于1997年退役,并于2021年被拆毁。而“彼得大帝”号也因老旧而面临退役。
现代化改装:全球最致命的海上战舰?
唯有“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在2014年被列入俄军现代化改进计划。根据俄海军的公开记录显示,该舰在1999年就停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随后进行了全面改装:
- 将原先的舰载版S-300F防空系统更换为S-400防空系统的海军型号
- 搭载了超过174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其中80单元将用于发射各种巡航导弹,包括“口径”亚音速巡航导弹、“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
有军事专家认为,这些导弹和配套的垂直发射系统已经在其他俄海军水面舰艇上大量装备,因此“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改装应该不存在技术问题。
当年中国海军“重庆”号导弹驱逐舰(前)在东海拦截苏联海军“伏龙芝”号“巨兽”
然而,问题在于,这一以旧翻新的俄军主力舰,哪怕当做俄海军的新核心使用,与其搭配的又是什么舰艇呢?
俄海军规划的23560型“暴风”级核动力驱逐舰只停留在模型阶段
目前,俄似乎没有新建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其开发新型巨舰的计划早已搁置。目前俄海军建造的新型水面舰艇,只有几千吨级的护卫舰和“小船扛大炮”的导弹舰。在俄乌冲突尚未完结的当下,俄罗斯是否能够拿出足够的经费、人员完成旧舰整修还是个未知数,更遑论开发新型万吨以上巨舰。
能复活海上“巨兽”,或许是当下俄海军之小确幸吧!
本文原文来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