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推荐的9个湖南小众景点,个个都是地质奇观
《中国国家地理》推荐的9个湖南小众景点,个个都是地质奇观
《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推荐了9个湖南境内的小众景点,从丹崖绝壁到天坑溶洞,从花岗岩峰林到壶穴群,这些景点展现了湖南独特的地质地貌之美。
红莲寨丹霞天生桥
红莲寨丹霞天生桥位于岳阳市平江县,是一座高20米、宽15米的丹崖天生桥。平江县境内的丹霞地貌多处于中年发育阶段,许多如鹅蛋一样的孤峰耸立在大地上,攀登起来十分惊险。3月中旬后,油菜花相继开放,黄色的油菜花映衬着红色的丹崖,景色非常有层次感。
湖南其他地区也能看到天生桥景观,如郴州苏仙区的黑坦和崀山风景名胜区的下汤家坝天生桥。
穿心寨双穿洞
张家界慈利县的穿心寨有一大一小呈倒葫芦状的两个穿洞,把一段山岩分隔成两个部分,形似母子手拉着手依偎在一起,又像一对正在热吻的情侣相挨在一起。穿洞在湖南各地皆可看到,张家界天门洞最为著名,洞高131.5米,宽37米,深98米。
锅灶天坑
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乡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大安乡,都各有一处锅灶天坑。这两处由溶洞坍塌形成的天坑,就像农村烧火的炉灶一样,俯卧在大地上。这种奇特景观的形成,不仅需要亿万年的流水侵蚀,还需要岩体不断的坍塌至恰到好处。
莽山花岗岩峰林
湖南花岗岩峰林不多,最为出色的在莽山与九疑山。莽山的花岗岩峰林最为挺拔秀气,虽然比不上江西三清山那般奇绝,但也是峰峦叠嶂,蔚为可观。而且莽山花岗岩峰林还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就是高山杜鹃品种多样,从每年的4月中旬一直开到五月,半个月的花期算是户外高山杜鹃颇为理想的观赏地。
万佛山
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万佛山丹崖地貌是世所罕见的尖锥状山峰组成的峰丛、峰林。其中具有代表的景观"三十六湾"就是一个长达5公里、由60余座尖锥状大山峰组成的丹崖峰丛、峰林,十分秀美壮观。
此外,通道县境内的侗族大寨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保存较好的侗寨多分布在坪坦乡一带,来通道不仅可以欣赏风情万种的万佛山丹崖地貌,还可驻足"百里侗族长廊",欣赏一衣带水的侗寨美景与美人。
乱石滩壶穴群
资江壶穴群位于益阳市桃江县浮邱山乡境内的乱石滩,这片难得一见的壶穴群,从空中观察,资江在此处水面宽度将近400米,突出水面的石滩除了东岸边缘没有分布外,几乎横贯了整个江面,从上到下有400-500米长,预估面积约0.8平方公里。其上蚀沟纵横,壶穴密布,蔚为壮观。
据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童潜明教授研究,资江由沾溪镇向东成弧形转为近南北流经桃江县城,由于东岸是板岩山体,江水被阻,使河床只能向西侧的花岗岩上拓宽,花岗岩岩性坚硬不易被冲刷、侵蚀,犹如在河床中凸起形成了一道"拦水坝",在板岩与花岗岩接触带上形成了狭窄的河道主槽。河越窄水越急,再加上"拦水坝"的阻挡,水流越发变得湍急。湍急的水流在跌落回旋之间,不断磨蚀、冲刷花岗岩,花岗岩上裂隙节理发育,最终就形成了数不清的壶穴和蚀沟。
马拉河
马拉河是湘西户外圈里颇有名气的一条河。此河本名洞潭河,是永顺县猛洞河的一条支流,位于羊峰山下,河谷幽深,隐藏于崇山峻岭中,很多驴友夏季来着溯溪、跳潭。马拉河上游有两个源头,本地人称大河、小河,在大河、小河内都有壶穴分布。马拉河最神奇的一段有连续6个跌水瀑布,在这些瀑布间是彼此串联的深潭,小潭直径约2米,大潭有5、6米宽。户外运动爱好者们,都喜欢来这里"跳潭",就是从飞瀑边上一跃而下跳入潭中,从上一个潭游出来后,再向下面一个潭中跳。
十万古田
十万古田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蓬洞村,境内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遍布沼泽湿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且道路不便,平时少有人涉足。十万古田距离城步县城儒林镇60公里,分大平江、上、中、下古田四个部分,境内溪流纵横,林木葱翠,苔藓密布,遍地是沼泽地和原始次森林,宛如一个天然氧吧。
十万古田保存着中南地区最古老的一片高山湿地,沼泽地深达1.5米,泥炭藓生长的时间超过1万年,是研究中南地区古代气候的钻探样本地。同时十万古田境内高山杜鹃品种多样,山顶平坦,在湿地水流的映衬下美轮美奂。
明朗山
明山和朗山合称明朗山,是漂浮在南洞庭南岸的两座孤岛。冬天枯水期有路通到岛上,夏天则要渡船。明朗山曾是洞庭湖水路中的驿站,清代有驻兵把守。现在是南洞庭中仅有的几个渔村之一。岛上湖水风光秀丽,沙滩柔软。春季浅水中长着大片的荇菜,是洞庭湖水域少见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冬季候鸟成群,有小天鹅、东方白鹳、黑鹳、黑翅长脚鹬等珍稀候鸟来栖,现在岛上有候鸟保护站,禁渔后,捕捞业已经停止,小岛徜徉在湖水中,进入生态修整期。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内容主要参考自2021年3月的报道,部分景点的开放状态、交通情况等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建议读者在出行前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以确保行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