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寻故宫文物南迁之路:四川乐山安谷镇的历史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寻故宫文物南迁之路:四川乐山安谷镇的历史记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pm.org.cn/platform_detail/99469.html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被战火损毁,近万箱文物被南迁至四川乐山安谷镇。这些文物分别存放于当地的宋、赵、易、陈、梁、朱氏宗祠和古佛寺内,直到1946年才得以回迁。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文化自觉与担当。

安谷镇:文物南迁的见证

从峨眉山市出发,经过近11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乐山市安谷镇。在当地老乡的热情指引下,我们很快找到了镇政府。鲁道洪先生是镇上的文化热心人,他曾多次给故宫的梁匡忠老先生写信,询问过文物南迁乐山的事情,并在本地的沫水杂志上发表过有关南迁文物的文学作品。

宋祠:故宫乐山办事处旧址

故宫文物到达安谷后,主要在回龙场中的渡坎、顺河场等处上岸。宋祠作为故宫乐山办事处所在地,如今已变为安谷镇粮站。虽然祠堂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门口平放的7块柱基石见证了当年的历史。粮站后院还保留着从赵祠运来的四块戏台柱基石,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或蛙图案。

三姓祠与古佛寺:中央博物院文物存放地

中央博物院的文物主要存放于朱、潘、刘三氏祠。据王德才老人回忆,考古学家尹子文先生曾在此地驻留。另一处存放点是凤凰山脚下的古佛寺,寺内古佛殿、毗庐殿和大雄宝殿都曾存放过文物。如今,寺址已不复存在,只有满山的桔树和农民们忙碌的身影,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功侔鲁壁”匾额:历史的见证

1946年文物回迁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亲笔题写“功侔鲁壁”匾额,赠予各宗祠以示感谢。这些匾额在“十年浩劫”中大多被毁,唯有王德才老人历经艰辛,成功复制了其中一块的拓片,成为安谷镇保存南迁文物历史的唯一见证。

“功侔鲁壁”匾的拓片

结语

安谷镇不仅见证了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段历史不仅是故宫文物的迁徙史,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文化自觉与担当的体现。通过实地探访和与当地老人的交流,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也让这段历史得以延续和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