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资治通鉴:个人意志硬刚历史规律,结局早已注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资治通鉴:个人意志硬刚历史规律,结局早已注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0/08/62086507_1146425292.shtml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 1362 年的历史,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这部宏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团乱麻,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可循。

历史规律,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背后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个人意志则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决策的主观掌控。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意志虽然看似渺小,但却能在某些关键时刻对历史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二者相互交织,共同演绎着历史的精彩篇章。

个人意志与规律的初次碰撞:项羽的抉择

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项羽和刘邦脱颖而出,成为了两支强大的反秦力量 。在反秦的过程中,项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了秦军的主力,威震天下,成为了各路反秦义军的盟主 。然而,项羽的个人意志却常常与历史规律背道而驰,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鸿门宴无疑是楚汉相争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也是项羽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冲突的典型体现。当时,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关中,按照楚怀王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的约定,刘邦理应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自恃武力强大,根本不把这个约定放在眼里。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项羽决定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前来,准备趁机将其除掉,以绝后患 。

在鸿门宴上,项羽的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甚至还安排项庄舞剑,试图在宴会上刺杀刘邦。但项羽却犹豫不决,始终下不了决心。他一方面觉得刘邦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另一方面又念及两人曾经并肩作战的情谊,不忍心下手 。最终,刘邦在张良和樊哙的帮助下,成功逃脱。

项羽的这一决定,让他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最佳机会。从历史规律的角度来看,在那个乱世之中,强者为王,只有果断地除掉竞争对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项羽的优柔寡断,让刘邦得以保存实力,为日后的楚汉相争埋下了隐患 。

如果说鸿门宴是项羽的一次失误,那么鸿沟之约则是他的又一次重大错误。公元前 203 年,楚汉双方经过长期的战争,都已疲惫不堪。于是,双方达成了鸿沟之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

然而,项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看似公平的约定,实际上是他走向失败的开始。在当时的形势下,刘邦已经占据了关中、巴蜀等富饶之地,实力逐渐增强。而项羽则由于连年征战,兵力损耗严重,粮草供应也出现了问题。鸿沟之约的签订,让刘邦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得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 。

更重要的是,刘邦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遵守这个约定。在项羽撤军东归后,刘邦听从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撕毁了鸿沟之约,对项羽展开了追击。最终,项羽在垓下被刘邦的大军包围,陷入了绝境 。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军事才能,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然而,他的个人意志却让他一次次地违背历史规律,最终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意志虽然强大,但在历史规律面前,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只有顺应历史规律,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自己的价值 。

顺应规律的胜利:刘邦的智慧

与项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邦则展现出了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和顺应 。在反秦战争中,刘邦就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他率先进入关中后,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废除了秦朝的苛法,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这种顺应民心的做法,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刘邦的用人之道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历史规律的顺应。他深知,在那个乱世之中,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成就大业的,必须依靠众多人才的辅佐 。因此,他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都能在他的阵营中得到重用 。张良、萧何、韩信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都聚集在他的麾下,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 。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当项羽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时,刘邦能够隐忍不发,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而当形势对自己有利时,他又能果断出击,不给项羽喘息的机会 。

鸿沟之约后,刘邦敏锐地察觉到项羽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此时正是消灭项羽的最佳时机 。于是,他果断撕毁条约,对项羽展开了追击 。在垓下之战中,刘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指挥各路诸侯的军队,将项羽的楚军重重包围 。最终,项羽在四面楚歌中,自刎于乌江畔,刘邦赢得了楚汉相争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汉朝 。

当个人意志与规律背道而驰:王朝的兴衰

秦二世胡亥,作为秦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应肩负起巩固和发展秦朝的重任,然而,他的个人意志却与历史规律背道而驰,将秦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胡亥的皇位来得并不光彩,他在赵高与李斯的合谋下,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长兄扶苏,登上了皇位 。这种篡位行为本身就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登上皇位后的胡亥,并没有展现出一个皇帝应有的担当和智慧 。他一心只想着如何享受荣华富贵,将国家大事完全抛诸脑后 。在赵高的怂恿下,胡亥进一步推行暴政,加重赋税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大修阿房宫,征发大量民夫,导致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同时,他还实行严刑峻法,稍有不慎就会触犯法律,被处以重刑 。在这样的高压统治下,百姓对秦朝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

胡亥不仅对百姓残酷,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朝中大臣也毫不留情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他在赵高的建议下,大肆诛杀皇室宗亲,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兄弟姐妹全部杀害 。朝中大臣稍有异议,也会被他以各种罪名处死 。一时间,秦朝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政治环境极度黑暗 。

在胡亥的昏庸统治下,秦朝的国力迅速衰退,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反秦的烽火 。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胡亥却依然沉迷于享乐,对起义军的消息充耳不闻 。他听信赵高的谗言,认为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直到起义军逼近咸阳,胡亥才如梦初醒,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

最终,在公元前 207 年,赵高的女婿阎乐率领士兵闯入宫中,逼迫胡亥自杀 。胡亥在位仅仅三年,就将秦始皇辛苦建立起来的秦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个人意志违背历史规律时,即使拥有再强大的权力和财富,也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

无独有偶,隋朝的隋炀帝杨广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杨广在位期间,虽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开凿大运河、开创科举制度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他的个人意志却过于膨胀,急于求成,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不朽的功业 。

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杨广频繁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战争的失败不仅让隋朝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也让百姓对他的统治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同时,他还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宫殿和园林,如洛阳的紫微城、江都的江都宫等 。这些工程的修建,使得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生活困苦不堪 。

杨广的统治还充满了奢侈和浪费 。他喜欢巡游,每次巡游都要耗费大量的钱财 。他率领着庞大的船队,沿着大运河巡游江南,所到之处,百姓都要为他提供各种物资和服务 。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让百姓对他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 。

在杨广的统治下,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公元 611 年,王薄在长白山起义,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此后,各地的起义军纷纷响应,形成了强大的反隋力量 。面对起义军的进攻,杨广却依然我行我素,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平息起义 。他继续巡游,逃避现实,最终被困在了江都 。

公元 618 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杨广,隋朝也随之灭亡 。杨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却因为个人意志过于膨胀,违背了历史规律,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意志虽然重要,但不能超越历史规律的限制 。只有顺应历史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以史为鉴:我们能学到什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资治通鉴》中这些鲜活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密而又微妙 。个人意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它绝不能违背历史规律的大方向 。当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相契合时,就能够顺势而为,推动历史的发展;反之,当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背道而驰时,就会遭到历史的无情淘汰 。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决策,也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学会尊重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在制定个人目标和规划时,我们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客观条件,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人类的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结果 。因此,我们在顺应历史规律的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审视历史和现实的镜子 。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正确处理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