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于财报的这些,你知道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财报的这些,你知道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1209980079/307702565

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读懂三张核心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是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功。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张报表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帮助读者建立全面的财务分析视角。

一、资产负债表是基础和核心

有一种说法,三张报表其实是一张表。加上股东权益变动表,准确的说,四张报表是一张表。

因为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其实都是资产负债表的补充,所以资产负债表是基础与核心。

前面我们说过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大大的会计恒等式,股东注入第一笔启动资金,资产负债表就开始有数据了。然后,企业开始开展经营活动。这些经营活动取得的成果(净利润)属于股东。

但若仅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这个成果,好像不太够,大家也想知道这家企业形成经营成果的详细过程。于是,利润表诞生了。所以利润表实际上是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的补充。

(注:这个经营成果主要体现在股东权益下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中。)

同理,现金流量表是为了详细记录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而出现的。因为我们不仅想知道企业货币资金的余额,也想知道货币资金的变动过程。所以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补充。

对于很多资金业务简单的公司来说,现金流量表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末数相等。我本来想在网上找个简单点的报表作为例子,暂时没找到,也不好拿生活中的公司举例。所以只能拿2001年(老准则时期)格力电器的报表作为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


现在的大型上市公司资金业务类型多,“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末数基本都有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一些受限制的货币资金及定期存款的应计利息。

细节在财报附注中会披露,我们看一下格力电器23年的情况:

二、哪张表最重要?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都很重要,如果不重要,就没必要单独披露出来。

若非要选一个,从企业、投资人和市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利润表最重要。因为它是成绩单,是企业努力后成果的体现。

你想想,要是几个老板凑在一起聊天,他们会聊什么?“今年市场怎么样?公司营收达到什么规模?盈利怎么样?现金流怎么样?”

这些内容中,涉及利润表的项目最多,也有谈及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但很少有老板会比资产规模,比资产规模没有任何意义,资产要比的是质量。

还有,上市公司每季度披露的业绩快报里是什么?营收和净利润!它们都在利润表里。一旦哪家上市公司快报披露的营收和净利润增幅较大,它的股价也刷刷往上涨。

再者,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你会投资一家资产规模大,但利润很少的公司?还是资产小,利润高且快速增长的公司呢?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对于债权人来说,最典型的是银行,他们最看重现金流量表。

银行最关心的是企业有没有钱还贷款,他们希望企业有大量的现金保证贷款的如期偿还,所以银行最注重现金流量表。

三、如何看三张表?

既然三张表是一张表,那它们要一起看。而且,不能只看一年,要连续看几年。

一年的数据,很可能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导致报表某些数据脱离正常值。而几年的数据,才能看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及趋势。

对,趋势!看报表最重要的是看趋势。

那到底几年合适呢?

我认为至少看三年,再长一点,五年足够了。

为什么是三年?因为公司上市就需要三年一期的数据。

怎么结合起来看呢?

先看每张表的变化,然后看它们的相互影响。单张表如何看的思路,之前已经讲过。今天大致说说如何结合起来看?

讲述之前,先引入几个表外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那么,资产就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与金融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活动相关,金融资产与非经营性活动相关。同理,负债也分为经营性负债与金融性负债。

利润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就是之前我们提过的核心利润。(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毛利-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所以,经营性资产、负债的投入应该推动核心利润增长,而核心利润又体现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中。经营性资产越优质,带来的核心利润增长越快,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越多。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果经营性资产的不断增加,无法带来核心利润的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反而越来越少。那它们之间这种不同步的关系,大概率能说明这个企业存在问题了。

同理,金融性资产与其产生的利润相关。

四、对报表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报表其实只是一堆按照会计规则记录的数字,它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情况。我们分析过去,往往是为了预测未来,为未来所用。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数字,而是要看数字背后的实质。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不一样,它的报表体现的数字内涵就不一样。所以看报表最忌讳唯数字论。比如什么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多少?存贷双高就一定造假。太片面了。

你仔细看过这个企业的负债是什么类型吗?经营性负债还是金融性负债?它是真的没钱,还是利用行业地位长期占用别人的资金呢?

存贷双高,就一定是货币资金造假吗?有没有可能这是人家公司财务管理的手段,利用利率差挣利息钱呢?

对于报表的掌握不需要每个科目都非常了解,抓住重点,抓住大头,抓住报表间的联动关系。我前面提到过的重点,建议认真把握;那些说不必在意的,可以不深究。

你看,人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都写经他们审计的财务报表是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而非所有方面。

五、小结

用张新民教授的“四子”比喻作为本文结尾。

资产负债表是“底子”,反映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家底情况,有多少资源可以用,资源结构怎么样,都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需要利用这些资源创造利润,所以如何将这些实力转化为能力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命题。

利润表是“面子”,反映企业的能力。利润表是企业财务的业绩形象,体现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效益情况。所以利润表展示了企业市场能力与盈利能力。

人人都爱自己的脸面,会利用化妆修饰它。企业也爱“面子”,所以这个脸面是企业“化妆”的重灾区。利润表往往是财务造假的起点。

现金流量表是“日子”,反映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日子是靠输血还是造血,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造血看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输血看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企业的日子过得紧还是富裕,现金流量表一目了然。

股东权益变动表是“根子”,因为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情况对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执行以及企业运营方向有根本性的影响。它对外部使用者的价值较小,可以不关注。

至此,《人人都能读懂财务报表》的基础篇就都介绍完了。我给基础篇的文章进行编号,是给大家建议的阅读顺序。下一篇开始就不再编号,进入财务分析和案例阶段。

对于这些基础已经熟练掌握,又想快速学习财务分析的朋友,在这里推荐2本书。一本是张新民教授的《张新民教你读财报》,另一本是林昌华老师的《七步读懂财务报表:股票投资的简要分析法》。

张教授的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财务分析书籍,初学者、企业老总、股票投资者都适合。我喜欢张教授教学理念的重要原因是,他不拘泥于杜邦分析体系,并创造出自己的分析法。因为我自己在财务管理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也深深觉得杜邦分析体系很多时候不适合中国的企业。

林昌华老师是实战派,这本书写得浅显易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