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升级如何推动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消费结构升级如何推动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高层会议频频指出,要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由此可知,“稳外贸”仍是当前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因此,加快提高中国产品出口质量,对于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及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
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以及国内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等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高层会议频频指出,要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由此可知,“稳外贸”仍是当前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因此,加快提高中国产品出口质量,对于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及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自2014年起,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持续超过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并连续7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但从最终消费率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2021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54.5%。与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水平80%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中国内需尚有巨大的扩容空间和发展潜力。国内消费需求的优化扩大,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还可以优化国内投资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只有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因此,新一轮“消费升级”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诚然,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内需驱动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压力下,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以稳定出口增长迫在眉睫,消费升级则可能成为推动外贸稳中提质的强大引擎。鉴此,本文拟从需求侧出发研究消费升级是否会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旨在为中国培育出口新优势及稳定出口方面提供经验证据,为助力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供有益思路,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平稳发展。
主要发现
本文采用2010-2014年CFPS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基于工具变量估计从需求侧视角出发探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否带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显著推动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估计结果稳健。进一步分析得知,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推动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扩展边际,即促进高、低质量产品的更替推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异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层面上消费结构升级主要推动了中、低技能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出口质量提升,出口目的国层面上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区域层面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高收入地区。
政策启示
第一,应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动能,不断完善国内在高质量产品上的供给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主要产业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本文研究可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以显著推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从更深层次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可改变企业的生产结构,使得企业的资源更多地转向更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进而可以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李尚骜和龚六堂(2012)就曾指出,若消费结构变化稍快于生产结构变化,可以对生产过程产生刺激,进而带动技术进步并加速产业更迭,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变迁。
第二,进一步优化消费者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本文的研究,促进消费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可以推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助力外贸稳中提质;与此同时,消费结构升级可以引导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投资,进而不断形成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的局面。
第三,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潜力与消费信心,本文研究也表明,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居民消费升级可显著带动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因此,政府应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来促进消费,尤其对于低收入地区,不断通过消费升级来优化投资结构,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