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他如何把不存在餐厅,半年冲上全球5星排名第一位!操控心理学真实案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他如何把不存在餐厅,半年冲上全球5星排名第一位!操控心理学真实案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ays-island.com/%E4%BB%96%E5%A6%82%E4%BD%95%E6%8A%8A%E4%B8%8D%E5%AD%98%E5%9C%A8%E9%A4%90%E5%BB%B3%EF%BC%8C%E5%8D%8A%E5%B9%B4%E8%A1%9D%E4%B8%8A%E5%85%A8%E7%90%835%E6%98%9F%E6%8E%92%E5%90%8D%E7%AC%AC%E4%B8%80%E4%BD%8D/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虚假点评和操控心理技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讲述一个真实案例:一位英国记者如何通过操控心理技巧,将一个不存在的餐厅冲到全球5星排名第一位。

不存在的餐厅

英国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名叫乌巴·巴特勒(Oobah Butler)。他的工作是一名记者和作家,主要为一家网络媒体Vice编写各种吸引眼球的文章内容。

他曾经也做过虚假点评的工作,为一些餐厅撰写假评论。“看着菜单,选个食物,然后开始撒谎”得到10英镑的报酬,餐厅的业绩也会因此而有所上升。

所以乌巴就认为,那些点评网站上的排名也未必全都是真实的。餐厅好不好吃不是重点,关键是好评冲名次而已。而这些年来他也认为好评可以是假的,而唯一真实的只有餐厅本身吧。

有一天,乌巴就想“会不会餐厅也可能是假的呢”。于是乌巴就打算做个“假餐厅实验”,这就是这个荒谬故事的开始。

首先,他先为餐厅取个名字叫The Shed at Dulwich 达利奇小屋。达利奇是英国伦敦南部的一个地区,也是乌巴目前住的地方。而所谓的餐厅就是他现在所租住的小屋,小屋裡放了一张床、一张工作的桌椅,空间不大转个身走几步就是厨房和厕所。厨房也只有两个炉子,一个微波炉、一个烤箱,能摆放客人座位的,看來只有外面这不大的院子。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毕竟也沒有真的要招待客人,只是一间虚构餐厅。

好,“开餐厅”的第一步,先买一支餐厅专用的手机,办了个电话卡,然后在一个全球著名的旅游网站上注册了个账号。

第二步,开一个“达利奇小屋”的官方网站theshedatdulwich.com,当然网站要做的像模像样,还需要放上一些餐厅资料和图片。首先必须填入真实的地址,以避免他人的怀疑。不过这样子的话,如果有人直接找上门,那不也是穿帮了吗?所以乌巴只是填写了地区和街道名字,同时在上面写道:“我们不开放直接上门而只提供预约制。如您想预约,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络我们。由于位子有限,我们也超级忙。希望您能谅解也请您请耐心等候。”同时解决了餐厅暴露的问题,同时又让人觉得有种特别和未知的神秘感,真是高招。

不过,好戏还在后头。食物的图片又怎么搞呢?直接放上招牌菜来吸引你。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哪里偷来的图片,那你就错了。首先,来介绍这个精致的开胃菜,看上去像是煎洋葱配上酸酸的柠檬汁,事实上却是洁厕海绵加上蜂蜜,旁边再配个刮胡泡,一道开胃菜完成。

诱人的巧克力甜点,同样是洁厕海绵配上小小的刮胡泡,涂上些黑色的油漆,再洒一些咖啡粉,完成。

看似美味的嫩煎猪腿蛋的主菜,实际上却是鸡蛋加乌巴的脚。

最后,一道菜能不能够吸引人,菜单上的菜名也可说是极为重要。那就用“心情”做为菜名吧。乌巴用愉快、舒适、爱、沉思、欲望等等心情为每道菜命名,下面也会附上一些描述。爱,一道让你心脏扑通扑通的料理,猪肉加上法国百合与红薯酒调味,再配上一些烟熏红梅培根。

沉思,一种类似分子料理的阿伯丁顿菜,配上温热牛肉汤。

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又让人期待的餐点,网站搞定。

第三步,“达利奇小屋”在旅游网站正式通过验证,排名在伦敦餐厅第18190位,垫底排名。没关系,冲排名正式开始。接下來的幾個月,乌巴开始让朋友去撰写假评论,当然以乌巴过去当网军的经验来说,为了躲避系统怀疑,同一個人每次都用不同电子设备刷评。同时为了不出现矛盾的情况,列下4个基点进行评论:

  1. 这是一家露天餐厅,所有人都在室外用餐。
  2. 这是一家奇特的餐厅,有许多不常见的餐厅风格。
  3. 居家的感觉,相对其他餐厅要小一点但有家的温馨。
  4. 餐厅只能预约,座位难求必须耐心等待。

所有评论保持一致,“达利奇小屋网军”正式上线。例如其中一个典型的好评:

我和丈夫都喜爱稀奇古怪的东西和品尝美食,通过旅游网站认识到了“达利奇小屋”。经过几个星期的电话预约,我们终于订到了座位。这里并没有让我们失望,整个体验非常奇妙。在日落的时候他们提供了毛毯,但我們礼貌的拒绝了(因为上面有一个小黑点),不过毛毯的触感还算不错,增添野外的感觉。虽然餐点量不大但质量非常好,我们一定还会回来。

这些假评论看起来就像真的在“达利奇小屋”吃過一样,就这样不断刷好评。过了一个月后,这个不存在的餐厅从垫底上到了第10000名。

突然一天早上,餐厅电话响起,乌巴接到了第一位预约电话。我想预约两个座位,请问什么时候有空位?乌巴回答:那个……未来的6个星期……都预约满了。

随着好评的增多,“我常到露天餐厅用餐‘小屋’简直完美!虽然座位很難订但一切都值得!”,“完全值得等待!这里有种梦幻般的乡村风格!”

排名不断的上升,预约电话也接二连三的的打来,乌巴都以各种预约已满的理由拒绝了。

3个月后,“达利奇小屋”爬到了1456名。在一堆预约电话当中,还有个是美食公关打来,想帮“达利奇小屋”宣传。乌巴和他聊了一下,最后还是打算自己继续刷好评。

时间来到了5个月,“达利奇小屋”爬到了伦敦最佳餐厅第121名。事情也越來越疯狂,餐厅每天除了有一大堆预约电话打来,还有人尝试打来申请在“小屋”打工。

政府部门发来邮件,希望餐厅能搬到新开发的地区。

澳大利亚公司要求加入飞机上的广告宣传。

甚至有公司利用谷歌地图搜索餐厅大概位置,把包裹样品寄到乌巴家。

第91名、54名、42名、第10名,“达利奇小屋”的排名一直在往上冲,各地邮件预约也不少,挪威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等等。乌巴还曾经在家门外被人问路“达利奇小屋”是怎么走的。

六个月过去了,刚好2017年11月1日,“达利奇小屋”从垫底18000多家伦敦餐厅登上了最佳餐厅第一名,目前级别就像一家米其林餐厅一样,但……这却是一家“不存在的餐厅”。

最终,乌巴成功确认“不存在的餐厅”原来也可以靠点评和群众效应排上第一。

如何让餐厅真正营业

当乌巴正想结束这一切恶作剧(实验)时,他发现每晚24小时,还是有一大堆人想要订餐厅。实际上乌巴不想让大家失望,于是就想:那就让“达利奇小屋”真正营业一晚吧。不过如何?别忘了不管是餐厅本身,餐点也只是能拍照的假货。

乌巴还真有办法。首先,从打扫院子开始,把草割一割,清理一下储藏小屋,然后借来共7张两人座位的餐桌餐椅。因为是晚上营业,为了让“餐厅”暖和一点,再向邻居借了个暖炉灯,在几个地方摆上火焰架,提高温度的同时,又能增添野外的气氛。最后再向鸡农借来了几只鸡,放入了清理好的储藏小屋裡,营造乡村野外风格。放上蜡烛小灯装饰,完全符合评论裡又特别又野外的风格。好,餐厅搞定。

接下来就是食物。乌巴找了个在餐厅工作的朋友负责餐点,而所有的食物呢,都是超市买来的即食食品,微波叮一叮,热水加一下就成了。当然为了不被怀疑,另外再加上一些食用小花做装饰,一点都看不出是超市买来的。

餐厅有了、食物有了,剩下的就是客人。乌巴从电话中随机选了几个曾经打来预约的客人,告诉他们:“小屋在17号有幾個位子,你要来吗?”同时假借要拍节目的理由,让他们知道当天全部餐点和服務都是免费的。毕竟这只是一个实验,乌巴也不想真的被起诉啊。

到了当天晚上,乌巴让所有的客人都在附近的一个地方待着,并让他们蒙上眼睛一起带到小屋内。客人很显然也对这种神秘的体验感到兴奋。在现场的7个座位裡,一半都是乌巴的演員,他们會不時興奮的談論“食物怎麼美味”,營造一種“一致好評”的心理狀態。乌巴也找了個美女朋友做服务员,找了個DJ播放音乐,而事实上,播放音乐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要盖掉微波炉加热食品“叮”的声音。就这样,所有客人就在这个“不存在的餐厅”结束了晚餐。

尽管大多数人都提到“很特别、与众不同的体验”,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只是他把家的院子弄得像餐厅”,“这个味道一点都不像伦敦第一”,“这更像是即食食品的味道”,甚至还有人说“非常推荐,下次还会再来”,“我想现在预约下次座位会不会比较容易”。

事后,乌巴联系了这个旅游点评网站,告诉了他们真相。之后也拍成了纪录片,在Vice上曝光了这次实验。最后“达利奇小屋”在旅游网站的排名也被删除,同时旅游网站也回应了他们。

当中的社会心理学

就像一开始讲的,所有6项影响力都在其中。

首先,最主要和明显的就是:

1. 社会认同原理

这里有两个地方,第一个是餐厅刷好评的时候,大家看着评论各种叫好,餐厅排名不断上升,你说好吃、他说好吃,没吃过的我,也会在心里印上“好像不错吃耶”。第二个地方,餐厅营业当晚,乌巴找来一半的演员,不时兴奋的谈论食物好吃,尽管自己可能觉得普普,“大家都认为好吃的东西一定好吃啊”,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相关实验不妨看回上期影片。

2. 稀缺原理

餐厅制定为预约制,同时乌巴不断拒绝任何一个人的预约,虽然乌巴的本意不一定是為了吸引人,但确实是一种心理战术,让人感觉餐厅座位超級难预约,如果订到的人简直超級幸运,因此全部人都抢着订餐厅,排名也自然往上冲。

3. 喜好原理

当餐厅不断出现在热门排名时,在心理学裡有个叫“重复曝光效应”的现象,越常出現在眼前的事物,越容易對其产生好感,當产生好感,就很容易掉入喜好原理的迴圈中,喜好的东西总是好的。

4. 互惠原理

小屋正式营业的一晚,被邀请的客人都以“拍节目”的关系,服务与餐点完全免费提供。大家想,被伦敦第一餐厅邀请还免费,心理上感谢都來不及了,有谁还好意思去挑剔环境餐点,无形中产生一种互惠原理。

5. 承诺与一致原理

大家来到小屋后,不管眼前的“小屋”,环境或餐点可能有問題,为了保持心中“这里是排名第一位顶级餐厅”的承诺与一致概念,都不會特别怀疑眼前所发生的事物。

6. 权威原理

事实上,那个旅游网站是全球蛮著名的旅游点评网站,我不提他名字是不想直接冒犯到他,毕竟内容就是直接试探他的可信度。不过这个点评网站还是有些名氣,而名聲大也是一種權威,大家對權威的背書往往都不抱懷疑,加上前面的從眾效應,不存在的餐廳自然就這樣被人捧上了“第一位”。

结语

那么说,我们就不能信网站的评价了吗?也不是这个意思,其实大部分点评都是真的,毕竟能让人是无忌惮的,刷好评的网站也不能长久,而我们除了看点评以外,还可以看运营时间,因为谎言是没办法一直长存,纸终究包不住火的。

好,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高点评排名的餐厅都一定好吃吗?

A. 不一定,我吃過不好吃的
B. 一定好吃,我相信高点评排行還是對的
C. 管他好不好吃,大家吃我也湊個熱鬧好了
D. 其他答案

本文原文来自ways-island.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