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洞庭湖是有文化的湖,一篇文章讲清楚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洞庭湖是有文化的湖,一篇文章讲清楚啦!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2421226_488387/?pvid=000115_3w_a

洞庭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古至今,洞庭湖拥有多个别名,每个名称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意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洞庭湖名称的由来及其历史演变。

《岳州府志》称:“四渎长江为长,五湖洞庭为最,江湖之胜,巴陵兼之。”洞庭湖在1950年以前,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唐代即有“周极八百里”的赞誉。其名称历代有九江、云梦、洞庭湖、五渚、巴丘湖、太湖、五湖、三湖、重湖等称谓。这些名称的由来,都与湖区复杂的地理变化密切相关。

九江是洞庭湖的最早称谓。《尚书·禹贡》载:“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九江纳锡大龟。”洞庭湖区域称为九江,是因为远古时期岷江出峡呈漫流状态,而此处又是辰、沅、渐、溆、无、酉、澧、资、湘等众多江河的汇集地。“九”是取其众多之义。九江之名一直延续到战国以后成书的《山海经》。

云梦之名见于《尚书·禹贡》:“云梦土作乂。”此后《周礼》《尔雅》《左传》《战国策》《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等,或合称云梦,或分称云与梦,或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或曰“梦在江北,云在江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晋代的《左传注疏》杜预才予定位,他在《宣公四年》“初,若敖娶于生斗伯比……夫人使弃诸梦泽中”注曰:“梦,泽名。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在《左传·昭公三年》“十月……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注曰:“楚之云梦跨江南北。”在《左传·定公四年》“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注曰:“入于云梦泽中,所谓江南之梦。”云梦泽即洞庭湖,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唐以后的学者,多将洞庭湖包括在云梦泽中。对于“云梦跨江南北”之说后世学者则多有异议,认为从考古和科学考察的结果分析,历史上并没有“跨江南北”的巨大湖泊。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