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马三郎”王审知:治理福建30年,“八闽人祖”美名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马三郎”王审知:治理福建30年,“八闽人祖”美名传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6904190_121164125/?pvid=000115_3w_a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就在这个时期,福建地区却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统治者——王审知。他不仅成功建立了闵国,更通过30年的治理,将福建打造成了一片富庶安宁的乐土,被后世尊称为“开闽圣王”“八闽人祖”。

出身农家,乱世崛起露风芒

王审知是河南固始人,祖上世代为农。他天资聪颖,从小就既爱读经史,又好习武,不但弓马娴熟,而且很懂用兵之道。他有两个哥哥,大哥王潮,二哥王审邽,兄弟三人都很有抱负,经常谈文习武,行侠仗义,在当地小有名气,时人称其为“三龙”。

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寿州屠户王绪组织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自称将军,攻占了固始城。因急需扩张势力,闻听王氏兄弟大名,就邀请王审知兄弟三人加入起义军,任命王潮为军校。

王绪攻占固始后,投靠了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不久,秦宗权命其攻打黄巢义军,王绪为保存势力,拒不从命。秦宗权就率兵讨伐王绪,王绪抵抗不过,带领队伍南逃进入福建,很快攻下了漳州等地。

在从河南逃到福建的过程中,王氏兄弟一路跟随,奋勇作战,声望越来越高。特别是王审知有勇有谋,长相雄伟英俊,作战中经常骑着白马,冲锋陷阵,将士们都称其为“白马三郎”。“审知为人状儿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新五代史》)

王绪心胸狭小,生性猜忌。当时有个术士和他说,他的军中有王者之气,王绪大为恐惧,开始滥杀将士,以各种借口诛杀军中谋略出众、身材魁梧者,连他的妹夫得行全也未幸免。“绪性猜忌,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杀之,潮颇自惧。”(《新五代史》)

当时,王氏兄弟带着母亲随军前行,王绪以路险粮少为由,下令驱逐老弱病残者。王潮兄弟十分孝顺,坚决不从。王绪大怒,要杀掉王母,王氏兄弟和众将士一齐求情,才暂时作罢,但王潮兄弟仍不放心,担心随时被加加害。

于是,王潮兄弟拉拢并鼓动部分将士,趁王绪不备,发动军变,将王绪囚禁,不久,王绪悲愤自杀。众将士于是推荐王潮任主将,王审知为副将,王氏兄弟自此在军中稳固了地位,王审知也以自己出色的才能崭露头脚。

治军严明,攻城掠地终称王

王氏兄弟接管军队后,严明军纪,体恤百姓,所经之处秋毫不犯,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当时,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听说王氏兄弟率兵路过,纷纷扶老携幼拦路相求,请王氏兄弟攻打驱逐廖彦若,解救百姓。

泉州是座名城,经济发达,王氏兄弟顺应民意,于是驻兵攻打泉州,当地百姓送粮送草,积极支援,一年后攻下泉州,斩杀了廖彦若。“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泉人苦之,闻潮略地至其境,而军行整肃,其耆老相率遮道留之,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新五代史》)

福建观察使陈岩敬佩王氏兄弟的治军爱民威望,上表唐廷任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氏兄弟主政泉州后,整顿吏治,安抚百姓,减轻税赋,深受军民拥戴。

公元891年,陈岩病逝。死前,他知道王潮的能力,打算让王潮代理福建军政。但王潮还没赶到,就被陈岩妻弟范晖夺取了政权。范晖骄侈横暴,不得人心。王潮于是派王审知领兵攻打福州。

因福州防守坚固,王审知亲临前线,带头围攻,经过一年多的持久战,福州弹尽粮绝,范晖被部下所杀,王审知乘胜挥师,很快平定了福建全境,唐昭宗任命王潮为福建节度使,王审知为副使。

897年,王潮病重。鉴于当时的形势,王潮从大局和长远出发,没有将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王审知接替。不久,朝廷也正式任命王审知为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从此成为主政福建的一方诸侯。后梁灭唐后,朱温又封王审知为闵王。“梁朝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旧五代史》)

治国有方,“八闽人祖”千年传

主政闵国后,王审知充分展现他治国理政的才能。当时,割据政权林立,闵国偏居东南,面积小,势力弱,王审知审时度势,采取了保境安民的治国方针。对外,与南汉、吴越、吴三个邻国友好相处,罢战息兵。对于称帝的中原后梁、后唐王朝,一直称臣纳贡。他的部下多次劝他称帝,他都予以拒绝。

对内,他革除唐末以来的弊政,整顿吏治,经常派人到各地巡视,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并注重以怀柔政策安抚百姓。一次,闽西黄连洞饥民2万余人围汀州,王审知得知后,下令严禁诛杀,亲自到该地向饥民喊话:“吏实为虐,尔复何辜?”动乱很快平息。

王审知出身农家,深知骄奢淫逸的危害。作为一国之君,他非常注重以身作则,节俭朴素。他平时吃精茶淡饭,穿布衣草鞋。一次,他的衣服破了,他就用仓库里的一个旧袋子缝补之后继续穿用。还有一次,有人从南方回来献给他一个琉璃瓶,他看了一会儿,把瓶子摔在地下说:“喜好奇异之物,是奢侈之本。我摔碎了它,后代就不会因为喜欢这些东西而玩物丧志了!”

王审知最大的贡献是发展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福州城的扩建治理。

当时的福建被称为“蛮荒之地”,人才匮乏,经济落后。王审知主政后,整顿吏治,政治清明。他还在在福州、泉州等地设“招贤馆”,选贤任能,招贤纳士,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慕名而来。“王淡,唐相溥之子;杨沂,唐相涉从弟;徐寅,唐时知名进士,皆依审知仕宦。”(《新五代史》)

在经济上,他劝农课桑,减轻徭役,降低税收,农民耕种“公田”,其税“什一”,并鼓励农民垦荒,沿海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改良推广双季稻。他大力倡导兴修水利,垒坝筑堤,扩浚福州西湖达40里,使大片农田受益。针对当地气候环境,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五六万斤。

福建是沿海地区,王审知思想开放,积极与外商发展海外贸易。福建的陶瓷和铁器生产,源源不断出口海外,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福建的港口和造船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闵国近三十年无战事,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堪称五代十国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大批文人学士避乱入闽,王审知都予以重用,并在福州建四门学,发展教育,培组织文人学士整理史籍藏书,闽国文化教育事业空前昌盛。

史载“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旧五代史》)

主政闵国期间,王审知还两次扩建福州城。901至904年间,在原城外加筑城墙,周长40里,称为罗城;(905年,又在罗城的南北各筑一座夹城,称为南、北月城,和原来的大城合三为一,比旧城面积扩大7倍多。后来又开辟福州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水陆交通更加便利。福州城扩城前,普通百姓和贩商大多居住于城外,十分不便。扩建后,大部分百姓都能在城内居住,大大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公元925年,64岁的王审知病故,谥号“忠懿王”。其子即位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因其主政闵国三十年间,对开发福建做出的巨大贡献,后世尊其为“开闽圣王”,“开闽人祖”。宋太祖十分敬重王审知的德政,于974年下诏重修忠懿王祠,并亲书“八闽人祖”四字庙额。

时至今日,每年都有海内外成千上万的王氏宗亲到闽王祠、闽王墓、闽王纪念馆等场所,祭祀王审知,表达对这位乱世明君开发治理福建的感念敬仰之情。

(参考史料:《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