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鞋业发展现状:亚洲是最大生产消费市场,中国是最大产鞋国
全球鞋业发展现状:亚洲是最大生产消费市场,中国是最大产鞋国
全球鞋业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生产角度看,亚洲地区占据了全球鞋类产量的87.4%,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55.5%。从消费角度看,亚洲消费了全球54%的鞋子,欧洲和北美各占14.8%。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鞋业生产正逐渐向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全球鞋业产需波动上升,亚洲为主要产品市场
2011-2018年,全球鞋业产量与需求量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2018年全球鞋业市场产量达到271.76亿双,需求量达265.18亿双。但2019年受市场环境影响,产量与需求量较上年有所下滑,分别为242.79亿双、221.55亿双。
从生产方面看,全球鞋类生产主要集中于亚洲,亚洲鞋类产量占全球鞋类总量的87.4%,其他大洲均没有超过5%,南美洲为4.7%、欧洲为3.2%,非洲为2.9%,北美洲为1.8%,澳洲则可忽略不计。
从消费方面看,亚洲消费了54%的鞋子,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均是14.8%。从各洲消费市场消费情况可得出,各洲的鞋类消费占比与各洲人口在世界人口中占比有关。可以预料,这一趋势将在今后几年中延续,欧洲和北美的份额将输给其他大洲。
中国为重要生产国,鞋类出口比例超70%
尽管中国近年产量有所降低,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鞋生产国,在2019年共生产134.75亿双,占全球总量的55.5%。2019年,印度生产了26亿双,占比达到了10.7%。越南与印度尼西亚产量相对接近,分别居于第三第四位。
巴西排名第五,是全球最大的非亚洲鞋类生产国,在2019年该国鞋产量为9.08亿双。墨西哥是另一个进入前十位非亚洲国家,生产2.51亿双,占全球总量的1%。意大利超越了泰国,再次夺回了前10大产鞋国的位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出口国,2019年中国鞋类出口额450.49亿美元,占全球鞋类出口总额的30.9%。由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约70.8%的鞋类用于出口。
印度鞋类出口总额25.18亿美元,占全球鞋类出口总额的1.7%。印度鞋类产品主要用于内销,只有11%的鞋子用于出口。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鞋类产量占比较低,分别为5.8%和5.1%,但越南完全用于出口。印度尼西亚则和巴西则以内销为主。土耳其鞋类产量占比为出口和内销各占一半。
产业迁移路径明显,中低端鞋类竞争日趋激烈
从价值链角度来讲,鞋业产业的高附加值主要集中在样式设计和市场开拓,品牌营销等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现代化、个性化、柔性生产体系和强大的销售系统等优势牢牢占据这两大战略环节。
东南亚、印度以及国内温州市和东莞、晋江等我国沿海地区的鞋业产业主要以OEM形式的生产制造维护,凭借了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辅材料占据市场。
然而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生产制造进一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或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印度、巴西、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中低端鞋类方面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高科技产品将入主市场,鞋类消费市场分化明显
随着经济水平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传感技术等多项应用的发展,全球制鞋行业发展趋势逐渐明朗,未来,我国产业迁移路线将逐渐明显,高科技产品将入主鞋类市场,鞋类消费市场分化日趋明显。
2021年中国皮鞋行业产销现状、区域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市场将逐步收缩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统计数据,2013-2019年间,中国皮鞋产量波动下降,呈现逐渐萎缩趋势,2020年1-11月,全国皮鞋产量达32.1亿双,下降幅度较大。目前,我国正处在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低端产品产能收缩的重要时期,长期来看,国内皮鞋行业规模仍将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
皮革行业下行压力增大
皮鞋是指以天然皮革为鞋面,以皮革或橡胶、塑料、PU发泡、PVC等为鞋底,经缝纫、胶粘或注塑等工艺加工成型的鞋类。皮鞋属于大众消费品,皮鞋从生产领域直接进入日常消费流通领域。
皮鞋行业上下游产品关联度高,制鞋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上游多个行业的发展。制鞋下游行业是鞋零售行业,零售业的发展和居民的消费支出等都将带动鞋的消费和生产。
从皮鞋行业上游来看,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皮革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轻革产量5.74亿平方米,皮革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北、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区。
从皮革价格指数来看,近年来皮革价格总体呈现下行趋势,指数低于100点,2020年8月底为75.43点。
从行业运行情况来看,行业销售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为10981.99亿元。总体来看,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任务紧迫。
皮鞋产量波动下滑
2015-2018年,我国皮鞋制造企业产量呈现出波动下滑趋势,且下滑幅度较大。2018年皮鞋出口环境竞争的加剧、出口环境的恶化,皮鞋产量波动下降,2018年我国皮鞋制造行业产量为36.3亿双,同比下降18.97%。2020年1-11月,受疫情影响,皮鞋制造企业产量再次收缩,其值为32.1亿双,同比下降18.73%。
福建省为我国最大的皮鞋产区
皮鞋制造竞争激烈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和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省皮鞋产量占全国比重超一半。2020年1-11月福建皮鞋产量为187561.8万双,占比58.43%,位居全国第一;其次为浙江地区,2020年1-11月,浙江皮鞋产量达45849.98万双,占比达14.28%。
国内皮鞋产量将下降
目前,国内皮鞋行业多为中低端产品,出口占绝大部分,但目前国内皮鞋出口环境较为低迷,同时随着巴西、印度皮鞋市场的崛起和人工成本费用的逐渐增长,国内皮鞋未来的增长空间较为有限。故长期看,前瞻预计国内皮鞋行业未来将呈现下降的态势,预计到2026年,国内皮鞋行业将收缩至17亿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