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弥陀佛修法》帮你打开极乐世界之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弥陀佛修法》帮你打开极乐世界之门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LKC77PI0556AD0W.html

阿弥陀佛修法是藏传佛教中一门殊胜而深奥的修行法门。它以观想极乐净土为核心,结合持咒实践,帮助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修行智慧。本文将从观想方法到持咒实践,为您详细解读这一修法的核心要义。

修法的核心离不开一个字——“观”。观什么?观清净,观慈悲,观一个不存在却真实的世界。这就引出了修法的重点:极乐净土的观想。

堪布解释得再清楚不过:
“当你能够在混乱的娑婆世界中,于一刹那观想出极乐世界,你就真正明白了佛的智慧。”

可是有人还是不解:“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么遥远,观想它有什么用?”
这时,堪布引用了《定解宝灯论》中的一句话:“极乐刹土,虽去十万亿国土,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极乐净土并非真的遥不可及,它就藏在你的心中,乃至眼前,只是你被执着和杂念遮蔽了清净心,无法看见。

但问题来了,如何在污秽不堪的娑婆世界中观想出一个极乐世界?益西彭措堪布笑着说:“不要急,初学者无法一蹴而就。要先从简单的小范围开始。”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观想出那片极乐净土。唐代法照大师修行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无数次困惑。他也曾在云峰寺的道场,日复一日地念佛,带领善信们修习净土法门。《高僧传》记载,法照大师念佛一声,就能从口中显现一尊佛像,十声即十佛,仿佛串珠一般。那些见到佛的信众欢喜鼓舞,甚至有人直言:“如此殊胜,必得往生净土。”

观想的目标不是逃避,而是帮助修行者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堪布解释:“娑婆世界的本质,与极乐世界无异,只是你的心将它染污。当你以清净之心观想清净之境,你的世界也会随之转化。”

堪布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位求法者来到一位大师面前,请求教导观想净土的方法。大师问:“你看到这片污浊的土地了吗?”
求法者点头。大师接着说:“若心执着于污浊,就永远看不到清净。想观净土,先要让心如镜,不染一尘。”

堪布在讲解中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若一切皆是空性,极乐净土是否也只是虚无?这一问题让不少修行者陷入困惑。他回答:
“空性不是虚无,而是没有固定的本质;极乐净土正是在空性中显现慈悲的智慧。”

堪布话锋一转:“若只观不咒,则如盲人独行;若只咒不观,则如哑人作舞。”观想与持咒的结合,正是修法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他解释,持诵阿弥陀佛心咒时,修行者要想象“舍”字周围环绕着根本咒文,这些咒文发出万丈光芒,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

就在修行者还在努力理解持咒与观想的关系时,堪布抛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