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光明科普】火星沙丘上的"水痕"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光明科普】火星沙丘上的"水痕"之谜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
https://igg.cas.cn/kxcb/kxpj/kpdt/202502/t20250217_7528286.html

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一直是人类探索火星的重要课题。中国科研团队通过"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沙丘中发现液态水活动痕迹的重要科学发现,刷新了人类对火星水活动的认知。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总带着一个终极疑问:那里是否存在孕育生命的液态水?当全球科学家聚焦极地冰盖或地下湖泊时,中国科研团队却另辟蹊径,在火星沙丘中发现了颠覆认知的"水痕"——没有直奔水源,却从一粒沙中窥见了宇宙的奥秘。

2021年,"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任务是研究当地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火壤性质、水冰分布、元素和矿物组成,以及火星磁场和气候环境等。

"我们一开始没想找水,只想看看沙丘长啥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小光坦言。然而,"祝融号"传回的数据让大家心头一震:沙丘表面竟布满结壳、龟裂、团粒化等特殊痕迹。

"这太反常了!龟裂本该出现在低洼干涸处,怎会出现在凸起的沙丘上?"秦小光回忆道。团队迅速锁定五个沙丘,逐一分析,结果每个沙丘都藏着相似的"水密码"。

此外,这样的沙丘结壳,秦小光在地球上也看到过!罗布泊,那里盐厂的盐粒沙山雨后表面结壳、团粒化的现象,与火星沙丘表面照片惊人相似。"没见过的东西,你认不出它;但有了地球的经验,就能'看透'火星。"秦小光说。

一系列的分析和排查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些痕迹是液态水活动的铁证:火星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低温时凝结成霜或雪,附着于含盐沙粒表面;白天气温回升,霜融为盐水,反复蒸发后形成结壳、多边形脊等多种与液态水活动有关的独特结构。"这是火星大气水循环的微观证据,像一部跨越百万年的'水文日记'。"

此前,国际研究普遍认为火星低纬度地区难存液态水,而秦小光和团队成员通过"祝融号"的探测数据发现:火星倾角变化引发极地冰盖水汽向赤道迁移,结合昼夜温差与盐分作用,竟在沙丘上构建出短暂却稳定的液态水活动"窗口期"。

"雷达探测显示地下80米内没有液态的水,但地表的水痕就在眼前!"2023年4月,这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火星现代液态水活动的新模式。2024年底,秦小光所在的"火星多时间尺度环境演变"团队,凭借一系列国际前沿成果,刷新了人类对火星水活动的认知,被授予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基础研究奖)。

科学发现不是运气,而是给"意外"准备好一双敏锐的眼睛。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