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消费的世界地位:从“吃鱼难”到“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中国水产消费的世界地位:从“吃鱼难”到“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天天吃鱼,幸福有余。”这句谚语在我国流传已久,如今正逐渐成为现实。随着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正悄悄占领餐桌C位。近日,《202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新鲜出炉,这份成绩单令人惊喜连连,展示了中国水产消费的世界地位。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吃鱼的热情持续上涨。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50.48千克,比上年增加1.85千克、增长了3.80%。这个数据看似不起眼,实则意义非凡。它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之多,充分体现了我国水产消费的旺盛需求。
回顾1985年,我国放开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市场,群众吃鱼难题得以解决。从此,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妥妥的世界第一渔业大国。这一地位的确立,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渔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渔业产值。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我国渔业生产逐步迈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
二是渔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我国渔业科研人员在良种选育、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为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
三是消费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水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水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是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渔业事务,加强与世界各国
在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水产消费数据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信息:
中国的水产消费情况:根据您提供的资料,2023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了50.48千克,比上年增加1.85千克,增长了3.80%。这个数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自1985年放开水产品市场以来,中国水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全球水产消费情况: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全球水产消费的情况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这些数据包括各国鱼类和海鲜的人均消费量,但具体的数据需要进一步查询才能提供详细比较。
水产消费的全球趋势:根据ScienceDirect上的一项研究,全球水产消费的足迹正在增长,这反映了水产消费和生产对可持续性的挑战。这项研究指出,发达国家的水产生产有所下降,但它们的人均消费需求却在增加,这部分需求是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的水产资源进口来满足的。此外,全球水产价格的波动对水产的生产、消费、进出口都有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总的来说,中国在水产消费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人均消费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全球范围内水产消费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