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雪
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不仅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雪节气,感受这份来自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大雪节气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期间全国气温显著下降,北方冷空气越发活跃。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节气物候
节气习俗
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喝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诗意节气
谚语俗语
-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江苏
- 大雪三白定丰年。江苏(徐州)
-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江苏(苏州)
- 大雪雪花飘,来年多收麦和稻。江苏(常州)
- 大雪交冬令,冬至一九天。江苏(扬州)
-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江苏(镇江)
诗词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夜雪》
白居易(唐)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对雪》
高骈(唐)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大雪》
陆游(宋)
大雪江南见未曾,
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
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
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
空想黄河彻底冰。